属于清代的本草著作有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清嘉庆八年(公元1765年),全书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载者716种。对《本草纲目》作了补充,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药学。古本草。
中医大师没有行医证又不愿意考试,可以让他行医吗? 亲身接触过几个类似的中医大夫,我本身是学中医出身的,比较年轻,在一家门诊工作的时候接触过,第一个是我工作的时候遇到的一个老大哥,不到五十岁,医术很高明,非常擅长针灸推拿这一块,以前是在家里开诊所的,那个时候不需要证,在村里开就行,后来因为乡村医生改革要并入他的诊所,就一怒之下不干了,出门跟着别人的门诊干,没有医师证,因为他不是中医专业出身的,没办法考,在我们门诊的时候他也做针灸一类的,来检查的就把针藏起来,说只干推拿,这样维持到现在,因为没有医师证我觉得大哥生活的比较卑微。另一个是一个朋友的师傅,五十多,比较擅长五运六气,针刀,正骨,气功一类的,我觉得比较玄学,但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效果也很好,现在的非法行医处于一个民不告官不究的状态,很多大夫都没有证件,也在从事医疗活动。附上楼主的照片
小儿及骨伤推拿是在什么时期取得发展的? 明初,按摩为太医院的医学十三科之一,但大约200年后,在隆庆五年(1571),按摩科和祝由科被撤销,仅存十一科。正如《明会典》所说:“隆庆五年奏定御医吏目共二十员:大方脉五员,伤寒科四员,小方脉、妇人科各二员,口齿、咽喉、外科、正骨、痘疹、眼科、针灸各一员”。明代中期手法医学之所以衰退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当时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还非常有限,实施手法治疗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从业人员的医学素质参差不齐,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再则当时行之有效的推拿手法往往秘而不传,甚至已绝于世。因此,当时的推拿临床上常有意外情况发生,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古今医统》由明代医家徐春甫编撰于1556年,该书卷三指出:按摩手法“亦绝不传。其仅存于世者,往往不能用,用或乖戾,以致夭折而伤者多矣”。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其1624年完成编著的《类经》中也指出:“导引者,但欲运行血气而不欲有所伤也,故惟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乃能胜任,其义可知。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