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科大一附院汪砚雨:他抓住了脑卒中的又一杀手

2020-07-21新闻9

“这是两起颇有代表性的病例,造成患者心脏异常的罪魁祸首是是卵圆孔未闭!”7月20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说起不久前的两例手术,心血管内科专家汪砚雨感慨地对我们说。

近日,年仅30岁的洛阳市民李女士身体突发异常,左上肢不能抬起,下肢不能行走,并且无意识地从床上摔掉到地上。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颅脑CT检查显示,李女士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收住在景华院区神经内科。经过进一步完善检查,发现李女士并没有明显的脑血管病变,后经食管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此次病情的罪魁祸首竟是卵圆孔未闭,遂转入了心血管内科六病区。为预防再次栓塞,汪砚雨为其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该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很多人对这种说法很陌生,它为什么会引起脑梗塞呢?汪砚雨介绍,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闭合,若超过1岁未能闭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密切相关。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据估算,在每4至5个成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

来自伊川县的王女士也是一名由于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脑梗塞患者。她四个月前曾因脑梗塞收治在其他医院,按照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症状减轻后回家观察。但随后又因右上肢肢体活动不灵、头晕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多次小面积梗塞。经介入封堵治疗后,王女士恢复良好,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梗塞的情况。

汪砚雨说,大多数患者的卵圆孔未闭不会出现心脏内血液分流或分流量很小,因此多无症状。当因各种原因(如进行强力闭呼动作即Valsalva动作、尖叫、咳嗽、潜水、排便等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动作等),导致患者右心房压力超过左心房时,卵圆孔未闭可致心脏内血流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异常分流,或短暂,或持续,各种栓子即可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系统,发生反常性栓塞。从而引起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等相关临床综合征。

汪砚雨提醒,年龄在50岁以下,没有明显脑血管病变,心电图提示没有房颤,如发生脑卒中或者偏头痛,要注意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性。超声心动图是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检查手段,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一旦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合并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偏头痛等,应及时治疗。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可预防此类疾病的再次发作。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在局麻下进行的微创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创伤小的特点。一般术后12-24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目前,该项技术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已经成熟开展,甚至1mm以下的未闭孔也可以顺利进行治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能直接关闭卵圆孔,解决右向左分流,可有效防范脑卒中等疾病的再发。

(医药卫生报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刘群 张静)

#心脑血管#脑梗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