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常见整合侵入体产状 2、侵入岩,喷出岩分别常见哪些产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界线

2020-10-15知识4

火成岩产状的侵入岩产状 侵入体的整体形态由于在形成后受构造运动和剥蚀的影响,多已不能完整保存,只能根据它在地表的出露情况来判断和恢复。根据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首先把侵入体的产状划分为整合侵入和不整合侵入两类。整合侵入产状指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是岩浆沿层理或片理贯入而形成。根据侵入体的形态,整合侵入产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岩盆,是侵入地层间、形似盆状的岩浆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中央微向下凹陷,下部有岩浆通道,构成岩盆的岩石主要为基性岩,岩盆规模一般较大,大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岩盆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鲁斯岩盆,出露面积达40000平方公里。中国四川攀枝花的辉长岩体,也认为是一岩盆。②岩盖,是上凸下平穹窿状的整合侵入体,中央较厚,边部较薄,平面上近似圆形,岩盖规模一般不大,直径多为3~6公里,厚度不超过1公里,多见于中酸性岩中,在基性-超基性岩中,又常用“岩盘”一词。③岩床,也称岩席,以厚度较小而面积较大为特征,一般是一种厚薄比较均匀而近似水平产状的整合板状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比较平坦,中间较厚,边部稍薄,其厚度相差较大,大的岩床的厚度可达几千米,而小的厚度只有几十厘米,。

常见整合侵入体产状 2、侵入岩,喷出岩分别常见哪些产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界线

岩浆岩是2113以一定形态产出的岩体,而岩体又5261是在一定的地4102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这就1653是岩浆岩的产状和相的问题。研究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不仅是由于其与岩浆岩的分类命名、结构构造、矿物特征直接有关,而且也与岩浆岩体所在的深度、构造特点以及岩浆性质、活动等有关,此外还和岩浆岩的形成机理及成矿部位有关。岩浆岩的产状(occurrence)指岩体的形成、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它与地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的概念是不同的。岩浆岩的相(facies)是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相基本上是按岩体产状、分布及岩石特征进行划分的。火山岩与侵入岩在产状及相的特征及划分上是不同的,现分述如下。(一)火山岩的产状及相1.火山岩的产状火山岩以喷出岩常见,喷出岩的产状与喷发类型有关。常见的喷发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另一种按近代典型的火山名称分为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乌尔加诺式、布里尼式、卡特曼式等。前一种划分包括不同时代的火山喷发,后者主要是现代中心式喷发的进一步划分。(1)熔透式(面式)喷发喷发直径很大,由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喷出。这种喷发。

常见整合侵入体产状 2、侵入岩,喷出岩分别常见哪些产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界线

2、侵入岩,喷出岩分别常见哪些产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界线 陆岩喷出岩分别常见的哪些惨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我们应该去好好的看看书上说的内容

常见整合侵入体产状 2、侵入岩,喷出岩分别常见哪些产状?整合侵入体与不整合侵入体,大致的区分界线

侵入岩的产状和相 (一)侵入岩的产状是指岩体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及侵入时所处的构造环境。根据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将其产状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根据侵入岩的形态、大小将其产状又可分为岩床、岩盆、岩盖、岩脉、岩墙、岩株、岩基等。1.整合侵入体整合侵入体(concordance intrusive body)的接触面与围岩层理或片理基本平行,表明岩浆是沿围岩层理或片理贯入形成的。包括:岩床(sill)又称岩席(sheet),岩浆沿围岩层面流动散开,构成厚度较均匀的、近水平的板状侵入体(图1-2,1-5)。岩床厚度小而面积大为其特征。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常见该产状。图1-2 侵入体某些产状立体示意图岩盆(lopolith)岩体在岩层间呈中央微下凹的盆状(图1-3),侵入于构造盆地中。岩盆大小不一,巨大的岩盆多为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盖(laccolith)又称岩盘,是顶部凸起而底部平坦的穹状侵入体(图1-4)。中-酸性岩体称岩盖;对基性-超基性岩体人们常称之为岩盘。图1-3 侵入于构造盆地中的岩盆图1-4 上部凸起底部平坦的岩盖岩鞍(phacolith)又称岩脊,产于强褶皱区,呈透镜状侵入于褶皱轴的核部。规模一般不大。2.不整合侵入体不整合侵入体(discordance intrusive body)的接触。

岩浆岩的产状 产状是指岩浆岩的产出状态 即岩体的形态 大小及它们与围岩的关系一侵入岩的产状整合侵入岩体:岩床 岩盆 岩盖不整合侵入岩体:岩墙 岩脉 岩株 岩基二 喷出岩的产状中心式喷发 裂隙 熔透

侵入岩体的产状 根据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将侵入体的产状大体划分为协调侵入岩体和不协调侵入岩体两大类。(一)协调侵入岩体协调侵入岩体又称整合侵入岩体,指其边界面(接触面)与围岩中的层理、片理或片麻理平行的侵入岩体。它是岩浆沿层理面或片理、片麻理面侵入而成的。依据侵入岩体的规模和形态,协调侵入岩体大致可以分为岩床、岩盘、岩盆和岩鞍等类型。岩床:是一种层状侵入岩体,岩体的界面与围岩层面、片理面或片麻理面平行或大致平行。岩床的规模通常不等,厚度一般数十厘米至数十米,有的可达数百米。岩性以基性岩为主。岩盘:又称岩盖,为上凸下平的似透镜状的侵入岩体。岩盘规模不大,直径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以酸性岩和碱性岩居多。通常认为,当岩浆黏度较大、不易流动而展布不广时,形成岩盘,反之,则形成岩床。岩盆:是与构造盆地有关的盆状侵入岩体,其顶底面均向中心倾斜,通常规模较大,直径从几万米到数十万米,厚几百米到几千米,面积可达数万平方千米。岩性通常为基性岩、超基性岩或碱性岩。岩鞍:是一种侵入于褶皱转折端虚脱部位的鞍状侵入岩体。岩鞍在平面上和剖面上表现为新月形或马鞍形,故称岩鞍。岩鞍是褶皱区有代表性的侵入体,规模不大,厚度从。

岩浆沿周围岩石的层面或片理面贯入而成整合侵入体,它和周围的产状是整合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岩床:又称岩席,是厚薄均匀、近水平产出的整合的板状侵入体(图3-1)。。

不整合侵入体分为哪几种类型?(岩石学简明教程) (岩否学简明教程)文库里有.不整合侵入体无看到,眼神不好,只找到一个 侵入岩 分为 深成岩 浅成岩 侵入岩的产状 转载 侵入岩由于是岩浆侵入地壳中的产物,它们的产状和。

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①产状。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与围岩的关系。喷出岩的产状有熔透式(火山喷口粗大,岩浆大面积溢出)、裂隙式(岩浆沿大的断裂裂隙喷出地表)和中心式(岩浆沿颈状管道喷出地表);侵入岩的产状有整合侵入体(如岩盆、岩盖)、不整合接触侵入体(如岩墙、岩株等)。②相。指由于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岩石部分与整个岩体间总的外貌和特征。常见的火成岩相:反映喷出岩的有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颈相、次火山相、火山沉积相等;反映侵入岩的有深成相、中深成相、浅成相以及内部相、边缘相等。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①超基性岩。SiO2含量小于45%,贫碱,富铁镁,长石含量少,以铁镁等暗色矿物为主,如橄榄岩,辉石岩、苦橄岩等。②基性岩。SiO2含量为45%~52%,富钙、铅、镁,贫碱,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辉石,如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③中性岩。SiO2含量为52%~65%,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主要类型有闪长岩、二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等。④酸性岩。SiO2含量大于65%,铁、镁、钙含量少,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和少量黑云母,如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等。

#岩浆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