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2020-10-15新闻9

大约在10年前,自主品牌就对高端化进行过尝试,主力品牌是奇瑞,包括瑞麒、威麟以及后来观致等品牌的诞生,代表了中国品牌向高端化发起的第一次冲击。

3年前,吉利与沃尔沃合资的领克、长城酝酿已久的WEY横空出世,这两家头部自主品牌,以不同的方式向高端化进军,代表了中国品牌向高端化的第二次冲击。现在来看,两个品牌都有了知名度,也有了产品延续性,更重要的是有了认可的消费者。

今年,自主品牌向高端化发起了第三次冲击:

今年3月,长安旗下的高端产品序列UNI正式亮相,而其首款产品UNI-T也在不久后发售,市场反应颇为热烈,长安趁热打铁,在9月的北京车展迅速发布了第二款产品的概念车——Vision-V。事实上,早在2017年长安第三次创业1.0时,高层就明确了长安要有高端品牌的计划,但因为不少同行在这一领域折戟沉沙,所以长安的进度比较保守,直到今年才有了突破。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今年7月,东风公司发布了旗下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并取中文名为“岚图”,作为东风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品牌将打造两个“高端”——品牌定位高端和市场定位高端。官方还表示,岚图未来主要在20-35万元的产品市场布局,其岚图概念车i-Land已发布亮相,首款车型计划在2021年投产上市。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据媒体报道,日前上汽集团正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L”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项目。“L”项目将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L”项目将完全脱离以往国有车企固有运作模式,项目将成立独立公司,并采用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并于上汽集团现有的名爵、荣威品牌形成高低搭配。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那么,为什么在今年,大量的自主品牌又开始冲击高端了?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高端化”已经成为必选项。

如果说前些年的“高端化”还是个别自主品牌的新玩法,那么时至今日,高端化已经已经成为这些中国品牌的必选项。尤其是去年年中以来的车市下滑,以及今年年初的疫情影响,导致市场的优胜劣汰加剧,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选择也更谨慎和保守。这也意味着国产车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依靠廉价产品坐享市场红利的时代已经结束,高端化是自主品牌立足行业的唯一出路。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领克和WEY的示范作用。

之所以自主品牌对于“高端化”兴趣浓厚,是因为之前的两个模版(领克和WEY)已经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19年领克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8066辆,而WEY的销量也达到了100043辆,两个国产高端化品牌用10万+的数据证明了它们的成功。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作为自主品牌孕育的高端品牌,WEY和领克自发布以来就汇聚了外界关注的目光。在以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为后盾的基础上,这两个品牌以高起点向合资品牌发起了冲击,它们以品牌向上为发展理念,成功地撕掉了中国品牌长期给人的“廉价”和“劣质”标签,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和主流合资品牌掰掰手腕。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并且,WEY和领克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WEY属于哈弗的延伸,定位要比哈弗更高一些,其推出的思路有些像丰田(哈弗)和雷克萨斯(WEY),其营销和网络将在哈弗之外独立建设,并强调轻奢豪华的产品形象。而领克更强调年轻和互联的属性,并且有合资车的身份,特别是和沃尔沃相同的动力总成和CMA平台,更是让它拥有非常强势的产品说服力。

总而言之,领克和WEY的成功,让其他品牌觉得:这事儿我也能干!

第三个原因,是电动化让自主品牌有了希望和转机。

燃油车时代,本土品牌多次尝试过高端化。但是在尺寸、配置相比同价格合资车型均有很大优势的前提下,三大件的落后以及细节品质方面的差距,让本土品牌的高端梦几乎被扼杀在摇篮里。尤其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固有印象,并没有因为品质的提高有太大改变。

但是,在电动车的赛道上,出现了转机。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的中国造车企业,在电动化上的反应要远比国际大厂更为迅速,这也让它们在这个新的领域获得了“起跑线”优势,例如以比亚迪为首的本土品牌,率先布局电池等零部件市场,让其在电动化的制造成本、续航里程方面更加突出。考虑到未来电动化将成为汽车的主要方面,此时布局高端品牌,结合新能源市场注重产品和体验的特点,必然更有胜算。

第四个原因,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自主品牌车企发展进入一定规模,模块化和平台化架构成为提升汽车产品升级效率的重要手段后,自主品牌就不该蜷缩在比较廉价、低端的市场,一是这个市场容量有限,很难承载消费升级的重任;二是本身利润率也不高,对企业来说不进则退。

自主品牌,要第三次高端化了?

近年来,以吉利、长城、长安、奇瑞为首的自主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显著提升,吉利和长城在推出领克和WEY时,都已经站在了百万级销量的舞台上,所以雄厚的销量底气和群众基础也是它们敢于推出高端品牌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必然结果。

写在最后

事实证明,向上发展不是中国品牌的拦路虎,虽然此前有不少品牌摔过跟头,但并不妨碍它们继续向这一目标发起冲击。毕竟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逐渐告别了低质、低价的发展阶段,消费者也日益成熟,不仅仅是看重车辆的价格和优惠。自主品牌汽车必须加快推进产品和品牌升级,往高端化去发展。而现在,随着规模的增大和市占率的提升,以及电动化的到来,让不少品牌可以依托智能科技和新能源技术,再次向高端化发起冲击。

#21-30万#紧凑型车#wey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