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朝堂是一个严肃的地方,它专门为处理国家大事而设。但是时间一长,文武百官和皇帝混熟以后,难免会出现松懈散漫的情形,比如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等等。为了这些小事,皇帝们也不能真的把说话的大臣都重罚,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有些皇帝立重刑,有些皇帝不管不问,宋太祖赵匡胤则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一员大将,因备受柴荣器重,得以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南征北战,逐步统一了五代十国留下的乱世。但是虽然国家在稳步发展,赵匡胤心中却始终有一个忧虑挥之不去,那就是他害怕手下武将模仿自己发动兵变。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武将的权力,但是这依然不能消减他的猜疑心。
有一天上早朝时,赵匡胤发现下面大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即使在有人禀报国事的时候,一些大臣依然说个不停。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赵匡胤的猜疑心里令他担心大臣们讨论他的往事或者密谋什么计划。但是赵匡胤虽然心中不悦,却一遍遍提醒自己这些人都是国家栋梁,不能轻易发火。
下朝之后,赵匡胤心想不能放任这种情况不管,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方法来制止才行。经过一天的苦思冥想,宋太祖赵匡胤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下令制造官服的部门在大臣们所戴幞头纱帽的后面加上长翅,长翅由铁片和竹篾做骨架,帽子两边各穿出一尺多长(之后越来越长),并且规定朝堂和其他大小官场活动都必须戴上这种“长翅帽”。
由于长翅的作用,官员们上朝时为了避免相互碰到,站位时必须隔开很长的距离,因此便很难再窃窃私语了。而且这种帽子只要头部有轻微的晃动,长翅便会把人体的动作放大,所以谁交头接耳宋太祖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这种长翅帽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后一直被宋沿用,成为了宋朝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