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2020-10-15新闻12

地球生物的生存法则就是:

向死而生。只有旧个体的死亡,才能换来整个种群的延续。

然而我们知道,虽然延续种群很重要,但生命都是自私的,没人愿意牺牲自己,换来他人的存活,既然如此,那地球生物为什么还是会进化出死亡呢?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生物为什么会死亡?

生物之所以会死亡,其实是因为地球不让它们生活太久。

我们知道,地球已经出现了大约46亿年,但在46亿年的历史中,地球经历过许多次环境变化。比如:在地球诞生之初时,地球上的氧气含量非常低,所以大多数生物都是厌氧生物。但由于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碳转化为氧,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大氧化事件,以及大气层中的氧含量直线上升(多说一句,虽然那时候叫做大氧化事件,但当时的氧气含量并不高),许多无法适应氧气的生物直接在这次事件中灭绝,还有一部分则躲在无氧的地方继续演化生息。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如果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种永生生命,如果它的呼吸方式是无氧环境,那么当地球经历一次大氧化事件时,它就会在这次事件中灭绝。

大氧化事件之后,之所以有生物很快地适应了有氧环境,其实就是因为该种群中的新生代个体基因发生了突变。

我们知道基因突变是没有方向的,也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能适应环境,就能够存活下去。在大氧化事件之前,携带着无氧呼吸基因的个体能够被环境保留下来,反之携带有氧呼吸的个体则会被环境淘汰。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但在大氧化事件之后,携带者有氧呼吸基因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环境,因此被保留了下来。

也就是说,

地球环境在不断的变化,而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导致一些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死亡。

如果地球上存在着一种永生生物,那么该永生生物在遇到环境变化时,也会死亡。所以死亡是所有生物都无法躲避的终局。

向死而生

其实,

只有演化出死亡,生物才能在地球上生存。

我们知道,地球环境其实算是比较稳定的,比如:现如今的氧气含量,海洋面积等和过去几十万年区别不大。这意味着同一个个体其实能够适应几十万年的地球环境,既然如此,地球上为什么没有能够存活几十万年的生物呢?

其实是因为地球上的能量不太够用。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且地球上的绝大多数能量都是来自于太阳,而太阳能够到达地球上的能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地球上的生物只能将一部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比如:大多数植物只能将3-10%左右的太阳能装转化为生物能,这使得地球上的能量是有上限的。

由于能量是有限的,所以生物的数量并不能无限增多,如果老一辈的个体不死亡的话,那么新一辈的个体将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而死亡,所以有些物种会主动淘汰衰老的个体,来换来新个体的存活。

比如:宽足袋鼩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生物,其中雄性在交配季节过后就会死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把能量留给后代。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生物不再繁衍后代,地球上的能量就可以满足永生生物的生长。但其实,这会加剧生物的灭亡。

原因是因为,如果生物不再繁衍后代,这意味着它们的基因不会再发生变化,而外界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它们就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灭亡。因此在地球上,

生物不仅会演化出死亡,有时还会主动选择死亡。

比如:动物都不赡养老人,个体一旦会衰老,身体机能就会下降,就会因无法捕食,或者无法逃过被捕食而死亡。

还有,生物个体一旦衰老,就更容易被微生物入侵,以至于更容易患病死亡。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地球生物还要演化出死亡?

总结

其实死亡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一个健康的种族,只有定期淘汰一批衰老的个体,以及无法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保证其他个体更好的生长。但人类是有自主意识,以及演化出复杂情感的动物,我们很难接受身边的亲人永久离开,因此我们会惧怕死亡。

#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