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破解网络相亲“杀猪盘”?多方合力遏制婚恋市场乱象

2020-10-15新闻9

在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不少被催婚的单身男女纷纷相亲,各大婚恋网站则是提供海量相亲对象的中介平台。然而,不少婚恋网站远没有宣传得那样美好,成人好事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如虚构身份信息、诱导充值消费、纵容不法分子诈骗等,威胁着征婚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那么,婚恋网站平台在这些问题上都负有哪些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如何破解网络相亲“杀猪盘”?多方合力遏制婚恋市场乱象

资料图,李嘉 制图

1 信息审核缺失网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婚恋网站在婚介服务合同中最基本的义务就是提供真实信息。早在2009年,我国即出台了《婚姻介绍服务国家标准》,其中要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要“查验征婚者的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等身份证明文件”“让有婚史的征婚者出示离婚证明或丧偶证明”“不向征婚者提供虚假信息”。我国网络安全法也规定:“网络运营者……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向网站使用者输出真实信息,应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婚恋网站应有的自律。

一些婚恋网站会在网页中发出声明,类似于“网站用户所发布信息仅代表个人言论,与本网站无关”。但是这类声明并不能免除网站的法定审核义务。首先,这只是单方面的声明,并不是双方合意的结果。其次,该声明即便写进合同,在平台与用户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条件下,也大多属于是一种排除自己义务、加重对方责任的条款,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格式条款,效力可能会发生争议。如果婚恋交友平台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严格履行审核职责以及风险提示义务,导致用户遭受损失,发布单方声明并不足以免除网站因审核信息不严格而产生的违约责任。

婚恋网站的法律属性最接近于中介人,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在合同编中规定了中介人有如实报告的义务,以牵线做媒为主营业务的婚恋网站理应肩负这项义务。

2 “杀猪盘”等诈骗在婚恋网站上演

上文提及婚恋网站有审核信息真实性的义务,那么,一旦网站出现审核不严,再加上本身监管能力欠缺,就极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违法行为出现。例如,别有用心者通过注册虚假信息网罗诈骗对象,打着“交友”“聊天”的幌子实施侵财活动,给征婚者造成情感与财产的双重伤害,这一新型诈骗方式俗称“杀猪盘”。

在这类诈骗中,相关婚恋网站虽然不存在诈骗行为,但是却为这些恶劣的行为提供了生长土壤。2017年某相亲网站就被卷入“程序员自杀”事件。据媒体报道,一名程序员通过相亲网站结识其前妻翟某,翟某隐瞒婚史,并在婚后对其多次“勒索”上千万元分手费,程序员无奈之下选择自杀。记者调查发现,“程序员自杀”悲剧的背后,是相亲网站无须实名制,简单注册,甚至是虚构信息即可向其他用户发信息。

在诸如“杀猪盘”等情感类诈骗中,提供中介服务的婚恋网站到底应承担何种责任?首先从刑事责任层面,我们不宜过分放大婚恋网站的责任。因为即使网站公布的年龄、婚史等信息与真实情况有出入,但是网站审核身份信息的责任不宜与诈骗责任混为一谈,在不具备犯罪要件的情况下,网站不会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但是从民事责任层面,用户与婚恋网站成立了中介服务合同,平台收取服务费后未尽到审查义务,因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用户权益受损,网站理应承担因未严格推行实名制和未尽到风险提示义务相对应的过错责任。据新闻报道,在新疆克拉玛依警方侦破的一起特大境外电信诈骗中,一女士通过某婚恋网站交友后身陷“杀猪盘”,一周被骗600余万元;再比如岳麓警方侦破一女士被某婚恋网站结识的“男朋友”诈骗50余万元。在这类案件中,受害者不仅可以追究诈骗者的刑事责任,还能以侵权责任纠纷或者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涉事婚恋网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网站管理者存在虚假宣传要承担民事责任

提供平台服务几乎都不是免费的。提供相亲对象的婚恋网站几乎都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会员标准,从初次注册使用开始到最后高级别的会员服务都要通过购买获得。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者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有案例显示,不少婚恋网站用户反映,此类网站套路太多,在引诱用户购买高级会员服务后经常以次充好或未能提供等值服务。例如一女士在某婚恋网站购买会员后,经网站介绍与其见面的男士常常半小时就走人,真实身份信息以及个人条件难以核实,结果全部无疾而终。再如,某男士在进入婚恋网站后,被“0元免费领取3天会员”的活动吸引,并根据网站提示开通了支付宝免密支付,结果造成后续不知不觉中通过自动续费的形式购买该网站会员服务。

提供虚假信息等欺骗性服务、网站销售人员诱导网站用户消费等法律隐患颇多,令人堪忧。虚假宣传违反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婚恋网站在提供中介服务时收取合理费用理所应当,但是在收费之后无法保证提供等值服务,就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的嫌疑。

4 多方合力遏制网络婚恋市场乱象

婚恋网站市场中出现的各类隐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婚恋网站经营者勤于自律、政府有关部门强化监管、网站用户增强防范,均能有效遏制网络婚恋市场乱象。

首先,各婚恋网站强化行业自律,勇于担当。第一,婚恋网站应负起用户实名认证审核责任。早在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婚恋网站须严格执行实名制。婚恋网站实名注册是硬性的法律义务,相关主体应该强化行业自律,严格担当起身份信息审核责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交友服务。第二,婚恋网站应该严格监督网站内是否存在情感诈骗行为。一旦发生类似“杀猪盘”等恶劣行为,网站应当及时配合受害用户止损、追责,并承担相应责任。第三,作为服务类网站,婚恋网站与网站用户签订中介服务合同时应当充分尊重用户的个人需求,不得默许销售人员对用户进行诱导式消费。在收取合理费用后,网站应该提供等值服务。

其次,有关部门对婚恋网站从严监管,刻不容缓。婚恋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不同于一般中介,其涉及网站用户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以及恶劣的社会影响。有关部门应从严管理婚恋网站,倒逼其提升自律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另外,有关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市场排查,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婚恋网站严肃处理,强制整改甚至吊销执照。

最后,婚恋网站用户应加强自我保护,理智对待。征婚者可选择信誉度高、社会评价好的网站。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应时刻小心谨慎,避免在充分了解之前轻信对方的宣传,保护好自身安全。如果不慎遭遇“杀猪盘”等诈骗行为,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遇虚假宣传被套路消费的情况要及时举报投诉。很多单身青年在婚恋网站上当受骗后羞于向他人提及,宁肯自己承受损失也不愿意揭露事实,某些婚恋网站正是抓住了用户这一心理才肆意敛财。当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网站诱导消费时,征婚者不仅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投诉,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诈骗#民法典#实名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