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面 “白虎团”团旗见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其背后的故事被改编为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和电影《奇袭》,其中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杨育才,1926年生于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机智勇敢的杨育才被战友们称作“飞毛腿”“大力士”“小诸葛”。
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杨育才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任务——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白虎团”团部。13日晚,杨育才和战友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插入敌军高地。在行军途中,杨育才抓住一个落单的敌军士兵,巧妙获知了敌军的联络口令,并顺利通过敌人几道岗哨盘查。
在杨育才指挥下,小分队直扑“白虎团”团部,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仅用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也授予杨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这样一位英雄,却深藏功名,当年的英雄事迹与家人鲜有提及。今年已经82岁的杨育才侄儿杨庆安,仍然清晰记得他与杨育才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杨育才侄儿 杨庆安:当时我在金寨小学上学,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当时在学校里给我和同学讲了一下打仗的故事,我才知道他是一个英雄。
秦巴山区,养家河畔,虎头山前,在杨育才的故乡,至今依然流传着他的英雄事迹,他的革命精神继续感召着家乡父老。如今,杨育才的老家杨家山村,建成了红色教育中心,展出杨育才等抗美援朝十大英雄事迹,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为共和国的独立自主,作出卓越功勋的铁血英雄。
勉县定军山镇党委书记 孙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杨育才这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发扬好和传承好,因此我们在他的家乡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建设了这个红色教育中心,其目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记住这段历史,发扬这种精神,传承这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