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就是心脏病并不特指某一个疾病,而是指一类病。凡是与正常心脏结构、功能等不一样的情况,都属于心脏病。“少输液,少喝水”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心脏病。
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需要限制喝水的情况,通常是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或者心力衰竭的时候才会有的要求,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心脏病患者。
心力衰竭是什么?
心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以及心脏的容量超负荷或压力超负荷。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一般会有以下这些症状:气喘咳嗽,甚至咯血;腹胀和下肢浮肿;尿量变少甚至无尿。
心衰之所以会有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症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内水分较多,这些水分都需要心脏来代谢,水分过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喝水过多会导致心衰加重。
所以对于心衰,尤其严重心衰的患者,要关注摄入水分和排出水分的平衡,这样才不会突然增加心脏负担。限制喝水也不能一味地减少水分摄入,最起码要保证身体所需。
并且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心衰患者不仅要控制水分的摄入,也要控制液体的摄入,如牛奶、汤等。
1.尽量卧床休息:人体在活动的时候需氧量增加,心脏为了满足活动的需求,会加快心跳、增加心肌收缩力。卧床休息会使心衰(尤其轻度心衰)得到控制。
2.控制体重:人体的每一块组织都需要特定的血液供应,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心脏的供血负荷。
3.限制盐分摄入:盐分会使血压升高。钠盐还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体内摄入钠盐过多,心脏的负担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