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位外国进士诗人的思乡之作

2020-10-15新闻9

前言

前几天见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崔致远的《秋雨夜中》,诗云:

秋夜唯苦吟,举世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很明显,这是一首思乡的作品。不过,这首诗作者家乡却与众不同。因为作者是一位朝鲜人,而且是一位考中唐朝进士并且在朝为官的朝鲜人。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位外国进士诗人的思乡之作

一、唐朝时期的外族官员

其实,唐朝的外族官员着实不少。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开放的时代, 外族人在唐朝担任职务,甚至立下赫赫战功的文臣武将多不胜数。

唐朝初期,最大的一个威胁就是突厥人。经过多次战役,唐太宗、唐高宗重创了突厥政权,吸收了大量的突厥人在朝为官。例如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执失思力、阿史那承庆、阿史那弥射、斛瑟罗、哥舒翰等;

其中,西突厥别部又被称为沙陀人,这一族中在唐朝为官的有沙叱阿博、沙叱忠义,李昌国,李克用。

诗仙李白曾经有一首七绝写道: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个日本晁卿原名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曾经担任过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等职务。

当然也有不少朝鲜族的官员,例如泉男生、高仙芝、王思礼、李思道、黑齿常之、金人问、李元佑等人。

这里面有不少是唐军中的名将,如哥舒翰、高仙芝、黑齿常之等,也有很多人熟读汉家经典,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得官,例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和《秋雨夜中》的作者崔致远都是进士出身。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位外国进士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新罗诗人崔致远

朝鲜诗人崔致远,出生于857年,字孤云,号海云。

隋朝与初唐时期,几代帝王数次征讨高丽无功而返。在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唐朝曾经平定朝鲜半岛,新罗、高丽、百济被收服。

但后来叛乱又起,唐朝和新罗双方为了休养生息,便达成和议,唐朝同意新罗称臣自治,新罗则开始奉大唐正朔、行永徽年号。半岛地区首次出现统一政权,此后的时期称为"统一新罗时代"。

这个崔致远就是当时的新罗人。

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崔致远西渡入唐。就读于都城长安。

6年以后,18岁的崔致远进士及第,两年后出任溧水县尉。

溧水县的别号是"中山",因此崔致远的文集名为《中山覆篑集》,据说这是朝鲜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文集。

溧水县尉任期届满后,崔致远成为了淮南节度使高骈聘的幕府都统巡官。公元881年5月,高骈起兵讨伐黄巢时,崔致远拟就《檄黄巢书》被天下传诵:

..........尔须酌量进退,分别否藏。与其叛而灭亡,曷若顺而荣贵。但所望者,必能致之。勉寻壮士之规,立期豹变;无执愚夫之虑,坐守狐疑。某告。《檄黄巢书》

在此期间,崔致远还完成了 《桂苑笔耕集》,这部书是晚唐时期的重要史料 。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位外国进士诗人的思乡之作

三、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秋雨夜中》这首诗被朝鲜汉语诗文集《东文选》收录,这部书成书于朝鲜成宗九年,咱们的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 。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读后感觉到很像半首五律,不知道下半首哪里去了,或者老街有误解吧。

秋夜唯苦吟,举世少知音。

第一句写学习的辛苦,第二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这首诗很像崔致远中第之前,远离家乡的游子,秋夜苦读吟诗之余,感叹没有知音,这恐怕是所有离家追求理想的人都必经的困难吧。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秋夜苦吟,听得三更雨声。青灯未灭,更起万里思乡之心。崔致远不同普通的求仕学子,他的家乡,有隔海相望万里之遥。

功名不成,归乡更是辜负家族的期望。崔致远去唐之前,其父告诫说:

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不谓有儿,往矣勤哉,无惰乃力。《桂茟耕序》

很幸运的是,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崔致远进士及第,实现了家人的理想。

中第之后的前两年。按大唐的律法,进士及第两年后通过吏部遴选,才有机会获得进仕资格。 这一段时间,离开了包吃包住的太学,崔致远度过了一段艰苦时期。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位外国进士诗人的思乡之作

结束语

崔致远12岁西渡,28岁回国,在大唐渡过了16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崔致远的弟弟崔栖远奉家信迎崔致远回国。28岁的崔致远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他是归国的朝鲜人中担任大唐职位最高的人。回国以后,崔致远也在新罗王朝担任要职。

公元893年,崔致还曾经以贺正使身份出使唐朝。899年崔致远在朝向辞官归隐,后不知所终。

@老街味道

#诗词歌赋#崔致远#进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