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zhidao些条件和可能。②中国政府的政策: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晚清政权、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鼓励兴办实业。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版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权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简述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过程
有关近代中国民主发展的全过程的论述 近代民主思想正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逐步酝酿和产生的,但又不等于反帝反封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酝酿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一、中国近代史上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分别是:1、农民阶级的探索-天平天国;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戊戌变法。二、三次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1、太平天国(1)领导人洪秀全的封建局限性。洪秀全之所以发动起义,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强盛而平等的国家,他根本就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他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因为他曾经四次科举都没有高中。在太平天国取得一定的成就后,洪秀全的冲劲就被消磨没了,只想要安居享乐,根本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做一个土皇帝。于是,洪秀全就开始修建奢华的王府,还搜集了很多的美女,而跟随他起义的很多将士都是这种思想,之所以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功名利禄,因此在取得一些成就后,他们就开始荒废政务,安于享乐。(2)战略上的不当。在太平军还没有占领南京之前,太平军离开广西后,就有了想要取金陵为本的想法,当时杨秀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就算是成不了事,那也可以据守黄河以南的地方。洪秀全也非常中意南京这块地,曾多次称之为“小天堂”,并以此来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在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他们并没有继续前进,凡是是停滞于此,把南京定为了首都,建立了大本营。在。
简述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含义和历史过程,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结果如何? 中国法律近代化2113,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5261要部分,它4102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法制1653与世界法制的接轨。在《中国法制史》的各个版本中,都能见到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制现代化也已迈上轨道。通过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研究,能对法制现代化建设提供诸多的经验与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查阅资料时,着重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概念概念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与内涵。对法律近代化的定义,学者众说纷纭。范忠信在其《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一书中认为,中国的法律近代化是指中国法律走出中华法系的固有格局而与西方工业社会法律接轨的过程。而王永进在《清末法制改革与法制近代化》一书中则认为,中国法制近代化是指中国法律走出中华法系的固有格局而与西方工业社会法制接近的过程。张晋藩教授则认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也可以说是西方化,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多决定的。二、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研究。肖传林在《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制近代化》一书中认为,清末新律的制定和司法改革是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开端,它推动了中国法制的。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 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前)这一阶段,主要是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二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了一大步。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经历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是什么? 一、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2、洋务运动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3、维新运动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
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copy重大影响。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百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度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知了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道,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曲折过程: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 分)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 初步发展(2分)民国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2 分)国民政府前十年 1927-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 分)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工业遭到学生打击(1 分)抗战胜利后,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2 分)影响因素:封建主义的压迫(2 分)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2 分)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