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里,宰相与丞相是非常不同的,丞相基本上都是宰相,而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丞相是具体的官职名,而宰相则是“百官之首”,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官职名为同平章事,明朝时候这个官职名为内阁大学士,尽管官职名臣不同,但其实都是事实意义上的宰相。
明朝最为著名的奸相自然是严嵩,而最为著名的贤相则是张居正,张居正主政十年,让大明朝出现了中兴气象,可以说是功绩甚大。而在张居正之外,比较有名的贤相还有明朝初年的杨溥,不过由于明朝初期贤能的大臣非常多,所以杨溥相对没有那么出名。
杨溥出生于洪武五年(1372年),自幼就聪慧过人,在28岁那一年考中了进士,开始入朝为官,后来担任太子洗马,成为了皇太子的朱高炽的心腹官员。按说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差事,因为一旦太子登基称帝,那么太子的心腹立马就成为了皇帝的心腹,瞬间成为朝廷的权臣,只是杨溥这个太子心腹却当得有些倒霉。
因为汉王朱高煦也想要当皇帝,于是费尽心机地打击皇太子朱高炽,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的时候,抓住了朱高炽的一个小把柄在皇帝朱棣面前,不停地说太子坏话,成功引起了朱棣的怒火,认定是太子身边的官员没有将太子教育好,于是就将这些人全都打入狱中,而作为太子心腹的杨溥更是被打入诏狱。
可能很多人没怎么听说过诏狱的名头,不过那也没太大关系,只要知道那是锦衣卫专门关押重犯的地方,就可以大概知道那里的生活怎样了。杨溥在进入诏狱以后,好几次都面临着食物断绝的危险,而且也不知道朱棣究竟是不是要废掉太子,他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倘若你已经失去了自由,住在低矮潮湿且狭小的房子里,经常吃不上饭,而且随时可能死去,那么你会怎么做?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自暴自弃,只是杨溥却与众不同,他在诏狱之中一直待了十年,在这十年之中苦读经史子集,学问愈发深厚,等到太子朱高炽成为皇帝以后,他才被放出来。
太子心腹终于成为了皇帝心腹,在经过众多的磨难以后,杨溥的仕途变得一帆风顺,他在正统三年(1438年)升职成为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了大明朝廷的宰相,与杨士奇、杨荣共同主事,三人都有贤能之名,处事极为明断,被人们称为“三杨”。
正统十年(1445年),杨溥的儿子杨旦从家乡出发,前往京城看望自己已经74岁的老父亲。在杨旦到达京城以后,杨溥便问他一路上所看到的地方官如何,觉得最差的地方官员是哪一个,杨旦回答说是天台县的范理,因为其他地方官员都对自己盛情招待,唯独范理对自己的招待非常马虎。
杨溥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第二天就向皇帝推荐范理,于是范理从正七品的天台县令被连升六级,成为了正四品的德安知府。范理治理地方秉公善断,以宣扬礼教为第一,其次才是用惩罚来规训百姓,于是任职一年,境内就已经大治,百姓们纷纷自发为其请愿,贤能之名远扬天下。
而范理之所以能够在仕途上迅速发展,与杨溥的慧眼识才是分不开的,只可惜在范理成名一年以后,也就是正统十一年(1446年),75岁的杨溥就在自己家中逝世,皇帝为他辍朝一日,谥号“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