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海博会专访 | 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打破人才瓶颈,组建开放共享型科创综合平台

2020-10-15新闻7

来源:读特

海博会专访 | 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打破人才瓶颈,组建开放共享型科创综合平台

张建民,男,1960年生,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东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2020海博会的论坛演讲嘉宾,日前,张建民院士接受了记者专访,分享了对参与海博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期待,以及希望探讨的话题。

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认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在于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我国在海洋工程特别是深远海“技术科学、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海洋工程与技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起点、高难度、高风险、小市场”的特点,应效仿“两弹一星”模式,针对具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通用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和有组织科研攻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高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支撑。而这两个需求正好也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短板所在。

深圳市应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力行机制创新,参照美国波士顿的“MIT+WHOI+海洋高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聚焦深海领域的进入、探测和开发关键技术,整合深圳市各高校、研究院所及大型涉海央企的优质资源,引导陆上及空天高科技快速下海,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开放共享型科技创新综合平台,补齐第二块短板。

张建民院士同时认为,深圳是唯一辐射南海的超大型城市,具备独特区位优势及海洋产业集群优势。同时深圳有吸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的城市环境优势。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着眼于解决海洋工程领域“高端装备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的瓶颈,着力于汇聚装备、汇聚项目和汇聚人才,着重于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探索我国海洋领域科技创新的“深圳模式”,进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解决国家深远海能源资源开发和军民融合重大需求,助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近年来,清华大学全力发展海洋学科,整合校内十多个工科院系的涉海研究力量组建了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同时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确立了100名教师+1000名研究生的海洋工程学科建设规模,基本建立起以需求导向、大工科支撑的海洋工程交叉学科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同深圳的众多高校及科研单位共同协作,解决深圳海洋工程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补齐第一块短板。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