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病很容易导致骨折,几乎让每个老年人都畏之如虎,那就是骨质疏松。
它的发生发展常常悄无声息,多数情况下只有当发生骨折后才引起大家的注意。殊不知,此时,它已对人的脊柱、髋部和腕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时,一个轻微动作或碰撞也会导致身体重要骨骼发生骨折,可能仅仅是抱一下孩子、轻微碰到家具、甚至打个呼噜……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骼在显微镜下呈蜂窝状,与正常健康骨骼相比,骨质孔隙大,骨骼密度和骨量出现下降,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l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l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
l 特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但病因尚不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的骨量减少而造成,约占全部骨质疏松症的10%~15%。
1.骨组织量减少
这是最基本的病变,其特征是骨量减少而导致单位骨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的减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2.骨的微结构异常
骨量逐渐减少,先使骨变薄变轻,骨小梁变细。骨的继续减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间的连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这种情况在人的中轴骨上表现较为清楚。中轴骨,即脊柱,其椎体内部由海绵样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当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变大,原来有规则的海绵样网状结构,变成不规则的孔状结构。
3.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
由于上述两种改变,骨支撑人体及抵抗外力的功能减弱,脆性增加,变得容易骨折。当骨密度严重降低时,连咳嗽、开窗等小动作也可能导致骨折。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骨折,即非暴力下的骨折,通常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
4.疾病引起
由一些内分泌疾病、妊娠哺乳、营养不良、肾病、肿瘤等疾病引起。一些女孩子过分减肥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事实上,30岁左右人的骨量是一生中的最高峰,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平均丢失骨量3%~5%,妇女骨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 的30%~40%,男性丢失20%~30%。
因此峰值骨量就比如同人体内的“骨银行”,年轻时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在“银行”中 的“储蓄”越多,可供人们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
骨质疏松症早期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
1.疼痛,部位包括胸、背;
2.脊柱变形,严重者可有身长缩短和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柚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
3.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1.摄入足量营养素
摄入足够量的钙剂和维生素D,帮助构建强健骨骼,保持日后骨骼健康。
在日常用餐中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等。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钙剂,以满足骨骼需要。
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比如鸡蛋黄、肝脏、强化奶、海鱼及鱼卵;在做好防晒的同时,让皮肤多接触阳光,这样可使机体自动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尽量不用如遮光布或遮阳板等遮阳物。
老年人群补充钙剂、维生素D,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2.定期运动
活动筋骨强健骨骼。对于那些喜欢长期卧床或不爱锻炼的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所以,每周需要锻炼至少2.5小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或是柔韧性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尝试让自己每天都拿出些闲暇时间进行锻炼。
3.改善生活习惯
注意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4.避免跌倒
跌倒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所在雨雪天气避免单独外出,确保视力健康,防止跌倒。
5.查骨密度年龄
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男性至少需要查1次骨密度。
6.药物治疗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还有很多药物可以帮助你。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这些药都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不仅影响形象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必要时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