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朝为什么取消了秀才考试?考生:实在太难了

2020-07-21新闻9

古代第一个有“秀才”称谓的人,是西汉初的贾谊。洛阳人贾谊十八岁的时候以诗书闻名,史载“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秀”就是美的意思。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科举考试,“秀才”只是说贾谊文才好,他也因此获得汉文帝的赏识。

汉文帝为了招贤纳士,诏令天下州郡推选“贤良方正”者,授予官职。到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开始实施“贡士”制,规定为天下各郡、侯国每年推选两个品学兼优的人才。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又批准了丞相公孙弘的奏议,让地方官向朝廷举荐“秀才异等”,通过考核者就可以做官。这是后来的科举制度里秀才科的雏形。

东汉时,为避讳光武帝的刘秀的名字,秀才改称“茂才”。五百多年后的隋朝开创科举考试制度时,也叫做取“秀才”。隋朝的国运不长,却奠定了科举制度的基础。唐初宰相杜正伦就是隋文帝年间的秀才。更厉害的是,隋朝屈指可数的秀才里,杜正伦一家就考中了三个,他的兄长杜正玄和杜正藏都是秀才,历代罕见。

配图

到唐朝初期,科举考试正式设立了秀才科,列为各科之首。对考生来说,秀才科的“出身”最高,“含金量”也最高。不过秀才科在历史上可谓昙花一现,实行没多长时间就取消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妨从唐朝的考试科目及内容说起。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在隋朝的基础上设立了几种常科考试,即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此外还有明书、明算等科目。后来增设的科目更多。

古代考场

我们先看看考试内容。前三种科目值得一说。

秀才考的是五道方略策,即古人常说的“对策”,按照对策的精辟与否分为几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这四等算好成绩;明经考试则先写一篇经学论文,再口试,回答十道有关《五经》的问题,然后再考三道“时务策”,录取规则比较复杂;进士科考五道对策,再写一篇“大经”论文,按成绩分为甲、乙两等。

进士考的“大经”一般指《礼记》和《春秋左传》,明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强项选择考儒家的《三经》或者《五经》,论文要求的篇幅也比较小。此外,进士考的五道对策内容也比较复杂,所以考进士比明经困难得多。

中举意味着叩开了南天门

关于科举考试,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如果考生三十岁还在考明经,已经是老生员了;而参加进士考试的往往有很多年过半百的人,还被视为年轻人。

由于进士很难考,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一致放弃进士报考了明经。大文豪韩愈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三次才考过进士。进士科已经够难了,不过最难的还是秀才考试。

粗略一看,秀才只考五道方略策,似乎和进士科的五道对策没多大差别。不过重点在方略策的内容,难度可以让绝大多数考生直接放弃。对策分为经策、史策、时务策和方略策之类。顾名思义,经策考的是“五经”,史策考“史传”内容,时务策则是回答有关时事、政务的观点。

江南贡院

比起来,方略策更难写。需要发表有关圣贤治国理政、如何古为今用之类的高谈阔论。还必须言之有物。这就要求考生不光把《五经》、《三传》之类背得滚瓜烂熟,博古通今,还需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独到的见解。而且秀才科和进士科一样,注重对策的文采和义理,缺一不可。

这样的方略策,报考秀才的举子需要写五篇,考官一致认可之后,才算及格。考进士的五道对策里只有一篇方略策,只要四篇合格就行。

可想而知,秀才的考试内容让天下大多数举子望而却步。即便少数尖子考生有这样的水平,但提出的观点又很难获得考官的认同。这就导致秀才考试难如登天。

唐朝初期,每年被录取的秀才极其“珍稀”。比如唐高祖武德五年,录取了1个,武德九年,两个人中秀才;唐太宗贞观元年,1人中秀才,贞观七年两个。每年差不多都是一两个人考中。有时候干脆无人被录取,最多的时候是贞观十九年,三个人考取了秀才。

配图

当然,秀才这么难考,“含金量”肯定是最高的。不像进士或者明经,考过了还不能分配工作,必须再参加吏部主办的“制科”考试,才能得到一官半职。考过秀才的人,成绩第一等的可以直接授予正八品官的职务,第四等也能得到从八品的官职。官位虽不高,也算直接步入仕途了。

但天下的考生是很务实的,秀才这么难考,大家宁可考进士或者明经,然后再补考制科得到职务,也比报考进士年年被淘汰来得好。

报考者少了,秀才科基本上成了摆设。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个原因,由于秀才考生是各州举荐的,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形成的贡生“担保”制。如果举子通不过秀才考试,举荐他的州官就要被处罚。这样一来,连地方官也不愿让举子报考秀才科。

到贞观末年,无人问津的秀才科被撤销了。自此天下的举子们只热衷于进士或者明经科。宋朝时,秀才变成人们对举子的称谓,参加府试的人不论是否考过,都叫做秀才。明、清时期,秀才是指那些考过了“院试”的生员,也只是一种“出身”。

参考文献:《旧唐书》、《通典》

#隋唐#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