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政治榜样。后世的君王,如果某个君王做了禅让的事情,那么这个君王肯定会得到极大的颂扬。
不过,也有相反,当历史上有个君王做了禅让的事情以后,后世再也没有君王敢于轻易禅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的禅让制)
先来说说,为什么禅让在古代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政治榜样。
因为古代的皇权制,本质上是一种专权制,或者说集权制。这种集权制,就是把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
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是欢天喜地的一件事。但是这也就意味皇帝会霸占大臣的权力,同时皇帝也会霸占接班人的权力。就算是皇帝已经很年迈了,他也不愿意把权力交出来,这也就是霸占接班人的权力了。而当他在年老的时候,一边霸占着其他人的权力,一边他自己又花天酒地不理朝政,所以政务就做得非常糟糕。
对于朝中的大臣,以及后世的继任者来说,当然就要极力推崇禅让制了。
古人最推崇的禅让制,也就是“尧舜禅让”。尧年迈的时候,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年迈的时候,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这样的方式受到后世极大的赞扬,后世把“尧舜禅让”作为一种伟大的政治榜样。如果某个皇帝禅让了,会受到肯定,就说这是“尧舜盛世”的再现。就算某个皇帝并没有禅让,如果他在位的时候干得好,也会有人认为这是“尧舜盛世”。
不过,后来有人认为,所谓的“尧舜禅让”,在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这不过是儒者和史学家们的一种人为编造。毕竟几千年前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也没办法去考证。所以儒者和史学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从君王那里分得更大的权力,就编造了这件事。
(尧)
有人甚至拿早于《史记》出现的《竹书纪年》进行验证,因为《竹书纪年》中,所讲的并不是“尧舜禅让”,而是“尧舜相杀”。也就是说,尧年老的时候,被舜武力驱逐;舜年迈的时候,又被禹武力驱逐。所以说,“尧舜禅让”其实是假的。
有人又说,并不能用《竹书纪年》来否定《史记》,就算《竹书纪年》比《史记》早,但也没有早多少。他们离尧舜时代,也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两者可能都是一种想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先人生活的一种想象,并不能当真。
不过,在战国时代,确实有人按照禅让的方法,做了一次。但是他做的效果却非常差。他做了这一次以后,后人就再也不敢做了。即便要做,也非常谨慎了。这个人就是燕王哙。
燕王哙为什么会把君王的位置让给宰相子之?可以说,他完全是受了忽悠。
苏秦的弟弟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者到燕国来出使。燕王哙为了表达他是一个厉害的君王,就问苏代,齐王如何?苏代就说,齐王不怎么样,因为他不信任他的部下,这样的君王是没办法做大的。
这样以后,燕王哙为了表明自己做得比齐王更好,于是就非常相信宰相之子。但是燕王哙不知道的,这其实是子之和苏代演的双簧,他用大量的金银贿赂苏代,因此苏代才这么说。
接着,这样的戏继续上演。有个叫鹿毛寿的大臣又对燕王哙说,你应该把国君之位禅让给子之。禅让给他,他肯定不会要。因为当年尧禅让给许由,许由就没有要。这样一来,别人就会觉得你有高尚的道德,在诸侯中影响就非常大。
(燕王哙)
燕王哙听到了这样的忽悠,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把国君之位禅让给子之。谁知道子之竟然就接受了。
燕王哙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但是既然让出去了,也就算了。反正之子对他巴结得不得了,大家也对他一通吹捧,他心里也很高兴。
后来,有人说,你把国君之位给了子之,但是,这没用啊,因为子之不能发挥作用。他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就不能做出成就,做不出成就,你禅让的美名也传不出去。就像禹准备禅让给伯益,可是却把权力给了自己的儿子启。您不能这样做啊。
燕王哙竟然觉得也有道理。可能觉得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到底吧,所以就把朝中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都收起来,交给子之。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太子的人,现在就换成子之的人了。
经过了这一通忽悠,子之不但获得了国君之位,也把太子的权力夺过来了。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引发了太子严重不满,与燕王哙和之子发生矛盾。最终齐国介入,杀掉燕王哙。再接着太子在赵国的护送下,回国夺位。这个太子就是燕昭王。
正因为发生了这件事,所以后世的君王在禅让的时候,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这样做的。比如宋高宗和乾隆也做过禅让的事情。而他们完全是在确保权力不丢的情况下才禅让的,禅让只剩下一种形式。
(参考资料:《史记》《竹书纪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