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
中医称喉痹,
是一种十分常见又令人讨厌的疾病,
虽然不很严重,
但咽喉不舒服的感觉时轻时重,
容易反复。
往往到处求医,经常看医生,药费倒是用了不少,就是难以根治。
但中医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很好。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可为弥漫性,或主要限于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其病理因素多因急性咽炎而引起,弥漫性者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份,局限性者多伴有扁桃体或邻近组织的炎症改变,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在健康人群中,那些嗜好烟酒、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精神压抑的人,工作生活环境不佳、缺乏阳光照射的人,或接触有刺激物质的人,如在磨粉厂、制革厂、羽毛厂、卷烟厂工作的工人,或吸入有毒的化学性气体,如氯、溴、氨及战争毒气,以及平时缺乏锻炼,对冷、热、潮湿、干燥等不良刺激适应能力差的人,容易患此症。
慢性咽喉炎属于中医学“喉痹”“郁证”范畴。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指出:“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之滞而不通之义”。《丹溪心法.六郁》中又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常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可引起多种症状,故有“六郁”之说。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大致相似。一般都有咽部不适,主要症状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发痒或干痛、灼热、咽喉部有粘痰样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的常有粘稠的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有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甚至恶心,有的颈部有紧束感。
中医将慢性咽炎分为虚实两证,实证有气郁化火、肝气郁结、气滞痰结、痰气瘀阻隔等;虚者有阴虚火旺、肺胃阴虚、肝肾阴虚、脾肺气虚、脾胃虚弱等。
病案
杨某,男。朋友推荐过来,2020年9月颐年堂国医馆初诊。
述3年前,因咽喉部红肿,打点滴加上口服消炎药3个多月未愈,后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咽喉炎,屡经西医治疗,然效果不佳,反反复复,近期病情加重。
刻诊:咽喉红肿,自觉内热,夜间更甚,久治不愈。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中医辨证:肺肾阴虚。治以养阴清热利咽。自拟养阴清热利咽汤予以治疗。
2020年10月2号复诊:服药两剂后,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有时感觉少许热感,并有少许黏痰,上方加减后,随访。
在临床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慢性咽喉炎归纳为四型:
1.湿热瘀阻型
症状:咽中似有物梗阻、粘痰样感、颈部有紧束感、口渴不欲饮。
检查:咽后壁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有扩张的小血管,有的扁桃体增大、舌苔黄腻、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沉细见数。
治则:清热燥湿,利气化痰、逐瘀散结。
2.肝郁气滞型
症状:咽喉部不适,咽喉部有粘痰样感和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颈部有紧束感。
检查:咽部粘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情绪变化时症状加重、脉弦见滑、舌苔白、根部微腻、舌质见暗。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利气降逆。
3.脾虚痰湿型
症状:咽部不适、粘痰样感和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嗳气打呃,服用生冷、寒凉滋腻之剂症状加重。
检查:可见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充血、舌苔白腻、舌质淡白、脉沉细见滑。
治则:健脾燥湿,利气化痰降逆。
4.阴虚型(肝、肾、肺、胃阴虚)
症状:咽部不适,或夜间干痛、咽部有粘痰样感,常有少量的分泌物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有声,意欲清除而后快,有刺激性干咳,若说话过多,气候干燥、熬夜或过度疲劳后症状加重,有的耳鸣、听力减退、声音嘶哑等。
检查: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色红,咽后壁有片状或点状隆起的淋巴滤泡增生,有扩张的小血管,舌质嫩红、脉沉细见数。
治则:滋阴润燥,清化痰热,利气化痰。
忌口和注意事项
1.绝对忌食胡椒、瓜子、油炸食品、熟油辣椒。
2.忌食生、冷、硬、寒凉滋腻的药品,对胃肠不利的药品及食品,平时养成适当多喝开水的习惯。
3.除阴虚一证外,在西南、东南一带的患者应适当吃一点辣椒、花椒,因为二者有健脾燥湿、温中理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