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9月底,我们村加工的藤编产品已自主出口美国2个批次,已成功转回外汇86000多美元,这两批产品为我们打通进出口渠道、实现产品源源不断顺畅远销海外打下了基础。”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第一书记李国斌带着记者边参观藤编产品生产流程,边介绍产品产销情况,语气中很是振奋。
10月的革上村,村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而让他们更高兴的是,村里办起藤编工艺品加工厂,让他们在家门口务工,“钱袋子”鼓了起来。
工作人员在用薄膜缠绕藤编产品防尘
疫情期间,如何让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收入来源,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李国斌与村支两委多次研究共商,并四处寻找资源,最终决定在革上村开办劳动力密集型的藤编工艺厂,以产业支撑就业,让当地老百姓在自家门口打工且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同时便于照料老人与孩子,还可解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一难题。
今年3月,该村整合资金建起了精准扶贫藤编工艺车间,购进了一系列生产所需设备,并与专门从事藤编生产销售的黔西南州久木佳和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采取边培训边生产的方式开启了产业发展之路。
工作人员正在加工藤编沙发垫子
记者在该村新建厂房的成品库里看到,规格尺寸不等的藤编桌椅、沙发等产品整齐堆放在仓库里,这些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即将发往美国的藤编产品承载着该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34岁的许燕是革上村坪上组村民,在工厂里做缝纫工已有2个多月,每月有四千多的工资,其爱人也在厂里做组装工作,一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对许燕来说,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不用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而顾不上老人孩子。“建在家门口的这个藤编厂真的很好,离家又近,方便带孩子上学、照顾老人,家里种的土地又可以照管得到,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好得太多了,我们大家都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村里的领导们,让我们农民得到实惠,我会珍惜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好好做下去。”说起在藤编厂的工作,许燕很是感恩。
工作人员正在裁剪面料制作藤编沙发垫
正在厂房里组装藤编产品的周鹏是革上村湾子组村民,家里有3孩子,一个今年刚考上大学,两个在上初中,正是花钱多的时候,现年45岁的他想在外找份能挣钱的工作很难。今年3月,周鹏进到厂里工作,现在每月有四千左右的收入,解决了他的大难题。“我的工资加上家里每年卖茶叶的收入有五六千块钱,家里的基本开销不成问题,真的非常感谢这里的帮扶干部为我们老百姓做的实事。”周鹏说。
目前,革上村的藤编产品加工已在七舍镇及相邻的捧乍镇、鲁布格镇的7个村开设了8个分车间,形成了以革上村为加工中心的规模化产销格局,带动了200多名相对稳定的村民就业,而在各分车间灵活务工的村民有300多人。
相关负责人在检查产品质量
李国斌表示,藤编加工厂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员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订单,让更多贫困劳动力、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实现就近务工增收。“要让一个偏远乡村发展起来,主要还是要发展产业,在寻找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开办一个远销海外的出口产业,并让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这让我们深感自豪。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总攻阶段,发展这个藤编厂能够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效,同时也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国斌对藤编厂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作者:刘双琳 实习生 何冰雪 通讯员 蔡定平 肖福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