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杨成龙:打造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

2020-10-15新闻16

杨成龙:打造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

正是因为有着对反哺家乡的热情,故土难离的深情,杨成龙的创业之路显得知足而质朴。

见到杨成龙的时候,是在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二路的经华小学操场。午后的阳光极好,碧绿崭新的草坪上,课外活动的小学生们奔跑追逐着。孩子们并不怕生,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甚至主动跑过来给我们雀跃着唱了首歌。一曲完毕,健康黝黑的小脸蛋上绽了一朵灿烂无比的笑,露出门牙位置两个可爱的小洞洞和小女孩在这个年纪特有的娇憨——“我正换牙呢!”

“这样的地方我在北郊有7个。平时挨个来回转一转,基本每天去一个地方。去了我啥也不说,我就看看。每半个月开一次会,每次开会不超过1小时,有问题就提,没问题就散,基本实现自运营,就是为了打造一个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氛围。”在经华小学的办公室,杨成龙介绍说。

作为西安市未央区工商联副主席、未央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杨成龙带着他的陕西经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10年多的光阴。从广告传媒到培训教育,从食品餐饮到投资开发,从初创时的单打独斗,到如今麾下的600余名职工——4大行业领域、5个业务板块、9家子公司直接间接带动的配套产业链里2000多人的就业,这些数字,是他10多年在这片乡情热土上投资耕耘交出的最好答卷。

“公办民办都是为祖国培养下一代!”

“我在银行一分钱贷款都没有。有地方我就盖学校。我想将这几所学校打造成民办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

杨成龙的话多少让笔者有些吃惊。因为短短的三句话里其实信息含量巨大:第一,他在做民办基础教育。第二,他在投资运营教育用地;第三,他要为民办基础教育打造标杆;第四,他在银行没有贷款。

“民办教育对于公办而言,优势在于模式和特色。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是为了祖国培养下一代。都是用今天去换明天。都是要用孩子的一生,为下一代去负责。从这个角度讲,公办和民办是没有区别的。民办院校想要在大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必须要走优质的特色化教育之路。”杨成龙说。

做教育,办学校,是杨成龙创业商道里的一处柔软情怀。

“父母都是农家子弟,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起早贪黑特别辛苦,周六日同学去玩的时候,我就在店里帮忙。没有节假日,越是节假日越忙。所以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可能跟家人说,包括给自己转校,一路都是自己解决问题。从小就要学着怎么独立,怎样去生存。也想给父母减轻些生活压力,我就立志将来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帮助家人把生活过得轻松一些,起码节假日能陪陪父母孩子,一起有个天伦之乐。”杨成龙平静地回忆着童年,但那份超越同龄孩子的早熟和孤独,还是透出了淡淡的沧桑。

正是因为自己走过童年时无数个孤独不安的黑夜,做基础教育的种子不知不觉中埋在了内心深处。所以开篇那个小女孩,在阳光灿烂的学校里,那个自信软萌笑容,于他而言,才显得弥足珍贵。

开拓:扎根城北办学校

创业这条路上,有时候走得越快,瓶颈期来的越早。

“其实我当时是驾校跟学校同步在做。最早收了两所驾校的总校,不到一年,在西安市开了200多家门店,每年直招学生都在5000人以上。当时考驾照还比较贵,一个人基本在3000-3500元,有了可观的现金流,我就开始去买学校。第一个学校是在北三环,收购了一个经营不善的技校,包括清偿债务,总共花了1100多万元。办了不到两年,赶上政府拆迁,赔偿还不错,我就开始征教育用地。就这么开始涉足了房地产。没有任何规划,所以也都是冥冥中的一种注定吧。”杨成龙说。

每天开着车去做调研,到了下午五六点,街上到处都是人。车走不动了,杨成龙却乐了,“街上都是人,过都过不去,我看着满大街跑的小孩,就感觉看到了希望,觉得可以转换成学生,就决定试一试!”

成功来得猝不及防。第一所小学是寄宿制,每周放一次学,第二年学生人数一下子破千了。

“调研的时候,我问这些娃有学上没?好多是失学儿童。这些家庭不是掏不起钱,是真的没学校上。打工人群也没有关系,揣着建校费、择校费,想交都交不出去。所以寄宿学校很受欢迎。”杨成龙介绍说,“那时候我就跟老民办中小学走的路不一样,他们走中高端,我走中低端甚至更低端,差异化竞争,结果是低开高走。”杨成龙认为,市场定位在创业初期十分关键。

后来随着校区再次拆迁,他再次收购,再次建校。如今3所小学平稳发展,运营理念却与时俱进。

在杨成龙看来,中国现在其实不缺学校,国家的政策力度很大,缺的是优质教育。限制公办学校的是办学模式和理念。“在公办小学,早上8点到校,下午3:40放学,中午还得回一次家。如果是老人接送,年纪大的,下午还得上个‘小饭桌’,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在我们的学校,学生早上8点到校,下午6点放学,家长下班正好接娃。工薪家庭最缺的就是时间,孩子在学校下午把作业写完了,特长班也上了,都是资深的老师和教育专家,一条龙服务模式比较严谨,更切合家庭在教育上的实际需求。”

闭环:商业和公益划了个圆

学校、驾校、餐饮、食品……经新集团的几条产业看似跨界,却在杨成龙的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

“我学校里有8000学生,学生食堂就可以转化到餐饮上去;8000多学生后面是几万人的家庭,我又可以把学生家长转化成想学驾照的驾校里;来驾校每天学车就要吃饭,又可以转化到餐饮公司去,加上本身食品也是刚需……这就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我们的渠道尽量下沉,下沉到不能再下沉,这也是我们实业做得扎实的原因,现金流充沛,互相转化,互为支撑。”至此,杨成龙揭开了开篇他“银行没有一分钱,却要做民办基础教育标杆”的底气。

商业是闭环,初心也是。

2009年,杨成龙跟母校西安理工大学一起回到了他扶贫时多次去过的村子,给村民打了三口水井,迄今水井上还有着企业的名字。“这个村子在沙漠边上,水里面有一种含氟物质,只要连续喝上两月,牙齿就变形成尖尖的跟鱼一样的牙齿,还长得东倒西歪。村子里能走的人都走了,留下的都是走不了的。水只能浇地,不能饮用,但村民们也没啥收入,不可能买矿泉水喝去,就还得喝那水。我们就给村子打了三口水井,每口200米深。”

精准扶贫时,杨成龙第一次进驻村办公室,一看土房子里破破烂烂的,唯一一张木头桌子坑坑洼洼没有一个平面,立刻安排公司的人换了一套家具过来。未央区5个街办的扶贫村杨成龙都深度参与,村委会办公家具、粉刷,村民家漏水、修房顶,什么都干。

扶贫多了,他开始在贫困村投设备、建产业链、办加工厂,结合着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一来二去就这么又有了集团的食品和餐饮板块。从贫困县收购的食品厂,主要给放心早餐做深加工,夹馍产品的料包,都是来源于贫困村。后来开始接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食堂,8所学校、5所单位,每天光给学生和职工做饭,都要保证将近3万人就餐。

坚守:80后的朴素初心

走过的贫困村,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杨成龙个人5000元、8000元的随手就给;有没走出过大山的学生,到节假日找旅游公司把孩子们接到城市和学校来,感受外面的世界。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理工大学上学时,杨成龙连续到陕北支教,几乎每次都把生活费“裸捐”给那些贫困的学生。“我也在跟几个大学在谈,打算设置一些奖学基金,先从母校理工大学开始,可能在明年先用100万做个公益教育基金的试点。”

正是因为怀着对底层务工人员的朴素感情,对支教学生的淳朴爱心,创业有了积淀后,商业逻辑和公益之心碰撞形成完美闭环,让杨成龙坚定地要办学校、做产业,要成为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正是因为有着对反哺家乡的热情,故土难离的深情,杨成龙的创业之路显得知足而质朴。

在熟悉的西安城北,一个少年老成的“80后”,用自己的信念,坚守着实业发展的初心,坚守着产业兴教的梦想。

#拆迁#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