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磨碟河整治进入百日冲刺期:3000多人施工,每天铺设6公里管网

2020-10-15新闻7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磨碟河整治进入百日冲刺期:3000多人施工,每天铺设6公里管网

■磨碟河整治进入百日冲刺期 通讯员 李德才 摄

“每天可铺设管网6公里,项目进入百日冲刺期,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10月12日下午,站在磨碟河虎门标段施工点,吕成刚自信地告诉记者,“再过两个月,这里河涌的水质就会大有改观。”

吕成刚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六局”)磨碟河项目部经理,负责磨碟河综合整治施工工程。自8月15日进场以来,他带着3000多人的施工队伍,转战滨海湾新区、虎门、长安等,掀起大兵团治水作战,取得良好开局。

两天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8月13日,水电六局接到中标通知书,成为磨碟河片区雨污管网及配套工程施工方。冲锋号吹响后,施工方能否快速进场?能不能在一个月内开工?这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磨碟河项目工期139天,新建雨水、污水管网近450公里,工程子项有市政主干道管网完善、市政次干道管网完善、错混接改造及截流井整治、新建雨污分流管网及接户管、排污口整治。工程量大,工期非常紧张。按照东莞市委、市政府要求,2020年底必须完成磨碟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确保磨碟河达到V类水、力争实现IV类水的目标。

肩负重任的水电六局不负众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8月15日正式进场开工,开创了施工“加速度”。

吕成刚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实现快速进场快速开工,一方面得益于市磨碟河指挥部指导有方,滨海湾新区、虎门、长安等地方的有力配合;二是水电六局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抽调华南区域精干管理团队和施工骨干人员支撑,并投入充足的启动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启动和推进。

精心协调解决疑点难点

磨碟河项目涉及滨海湾新区、虎门镇和长安镇三地,施工区域总面积60平方公里,涵盖16个社区。作为东引运河的下游,承接东引运河上游以及茅洲河流域来水。整治前,磨碟河干流、大沙河、蚝坦涌、红石涌、厦岗涌、孖斗涌、塞古涌等河涌水质均为劣V类。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年底必须完成磨碟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确保磨碟河达到V类水、力争实现IV类水的目标。对于施工方而言,沟通、协调的事项非常多,存在的疑点难点也不少。

“强度高、工作量大,图纸供应急、外围协调多。”水电六局磨碟河项目总工程师郭帅对症下药,成立对接协调工作组,专门负责和各社区、各单位协调,提前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9月20日,与16个社区、上百个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全面完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避免材料供应出现拖延影响工程进度,水电六局磨碟河项目部在长安镇租用了大型仓库,提前储备长达100多公里的管材,足够1个月使用。

创新技术提升施工效率

八九月之交的东莞,受台风影响降雨频繁,磨碟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水电六局施工人员在磨碟河片区自发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技术创新竞赛。

在虎门二期的工地上,记者看到一排排采用全新工艺安装的支护。生产经理于立洪介绍说,以前安装支护普遍采用楔子进行操作,这一工艺费时费力。虎门二期第十施工队的施工人员发明了千斤顶式支护安装工艺。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液压千斤顶焊接在支护钢板上,这样一来,通过调整千斤顶,就能完成支护的对接安装。

“这个工艺效果非常好,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我们正在全面推广。”于立洪高兴地说。

在虎门一期工地上,施工人员也推出一系列技术创新。生产经理马振兴说,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各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能手。截至9月底,水电六局磨碟河项目部就取得了7项技术创新,施工人员还瞄准“广东省优质工程奖”冲刺。

管网铺设日均达6公里

国庆假期过后,磨碟河片区雨污管网及配套工程施工就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面对越来越紧的工期,吕成刚却是信心十足。

“我们将在11月底完成95%的工程进度,12月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围绕水质达标这一目标,全力开展冲刺工作。”吕成刚说。

吕成刚的信心,来自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思路和精确到网格的统筹管理。为了科学统筹管理,水电六局磨碟河项目部将施工作业面划分成470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对应的施工班组,做到定岗定责。同时,根据工程量倒排施工计划,把工作量细化到每一天,并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落实生产任务,确保每天工作量能达到计划。

此外,在9月底又增加50个班组400多名施工人员,全线施工人员超过3000人,高峰期作业管网铺设进度突破日均6公里,刷新水电六局雨污管网施工进度的最快纪录。

记者 周桂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