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的扬程和流量是怎么得出来的 一、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1、流量的计算:根据流量公式:流量=横截面积×流速。其中流速需要自己测定(可使用秒表工具)2、泵的扬程估算:水泵的扬程与功率大小没有关系,与水泵叶轮的直径大小和叶轮的级数有关,同样功率的水泵有可能扬程上百米,但流量可能只有几方,也可能扬程只有几米,但是流量可能上百方。总的规律是同样功率下,扬程高的流量少,扬程低的流量大,没有标准计算公式来确定扬程,与使用条件和出厂的水泵型号来确定。二、扬程和流量的定义:1、流量:水泵的流量又称为输水量,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水的数量。以符号Q来表示,其单位为升/秒、立方米/秒、立方米/小时。2、扬程: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通常以符号H来表示,其单位为米。离心泵的扬程以叶轮中心线为基准,分由两部分组成。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来的高度,叫做吸水扬程,简称吸程;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即 水泵扬程=吸水扬程+压水扬程。应当指出,铭牌上标示的扬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产生的扬程,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损失扬程。在。
抽十立方水 扬程200米 里程3000米 需要多大功率的水泵? 确定流量为10立方,扬程为垂直高度200米+3000米输送距离的损失量=实际扬程,如果你输送管道直径选用75mm,每百米损失2米,所以扬程选择在240-255米之间,这样匹配的水泵型号为200QJ10-255-18.5KW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获得的有效能量。是泵的重要工作性能参数,又称压头。可表示为流体的压力能头、动能头和位能头的增加,即H=(p2-p1)/ρg+(c2^2-c1^2)/2g+z2-z1式中 H—扬程,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z1,z2—进出口高度,m;ρ—液体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
水泵的扬程、流量怎么测试? 水泵扬程和流量的实验测定:泵的扬程和流量可通过实验测定,即在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66236泵进口处装一真空表,出口处装一压力表,若不计两表截面上的动能差(即Δu2/2g=0),不计两表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即∑f1-2=0),则泵的扬程可用下式计算。注意以下两点:1、式中p2为泵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Pa);p1为泵进口处真空表的读数(负表压值,Pa)。2、注意区分离心泵的扬程(压头)和升扬高度两个不同的概念。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泵后获得的能量。在一管路系统中两截面间(包括泵)列出柏努利方程式并整理可得式中H为扬程,而升扬高度仅指Δz一项。水泵流量是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的量(体积或重量)。扩展资料:水泵扬程的相关介绍:水泵的扬程以叶轮中心线为基准,分由两部分组成。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来的高度,叫做吸水扬程,简称吸程;从水泵叶轮中心线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压上去的高度,叫做压水扬程,简称压程。即水泵扬程=吸水扬程+压水扬程 应当指出,铭牌上标示的扬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产生的扬程,它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损失扬程。在选用水泵时,注意不可忽略。
选取水泵参数:5.5KW,扬程30米,流量42m3/h,出水口径80mm,转速2900r/s.现在实际抽水扬程15.821米,抽水水平距离121m.这种工况,所选水泵每小时能抽多少水? 抽水水平距离121M,管道损失扬程约为12.1米(按10%估算),故水泵实际扬程为15.821+12.1=27.927米.扬程变小,流量则会想对应变大,估算的话,流量大概在48立方米每小时左右.
请问水泵出水量是32吨每小时,采用内径100毫米塑料管,平地输水距离是800米,用多高扬程的水泵合适? 使用100mm的塑料管平地输送每百米损失不到2米,实际输送距离是800米,建议选择扬程为15米左右。
两相电深水泵可以抽一百米深井吗 220V的民用深井泵,流量算10方吧,扬程按100米计算,功率大概5.5KW的吧,当然自己家用10方的有点大。可以适当减小。5.5KW的已经留了很大的余量了,不知道你55KW咋算出来的。
我的井是100米深请问需要多大扬程的水泵多大平方电线? 这要看抽水流量和管径多大,管路多长。假如不存在能量损失,也得要一百多米的扬程。考虑能量损失,视实际情况,扬程可能要120米,也可能要150米,需要按实际流量和管道的布置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水泵的扬程和流量是怎么得出来的 哎,你这问题就很让大伙为难,水泵的作用只是“搬运”,其流量扬程是和水泵制作设计决定了,只能依据现实要求寻找合适的泵现实要求就是管路对流量等需求,从而选泵另: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截面的液体体积,不是简单地水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