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提示:在青岛人员近期非必要不进京 确需进京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证明的健康通行“绿码”

2020-10-14新闻9

北京提示:在青岛人员近期非必要不进京 确需进京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证明的健康通行“绿码”

10月14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9场新闻发布会。据青岛市通报,截至10月13日24时,青岛市共发现12例确诊病例。目前,青岛全市正在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虽然北京已连续68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但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到,新冠肺炎病毒并未远离。此次青岛疫情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首都疫情防控容不得任何松懈麻痹,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

面对疫情反复,市政府提示,在青岛人员近期非必要不进京, 确需进京的须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抵京后严格落实社区防控规定。民航、铁路、公路进京通道将实施有关查验工作;此外,再次提示广大市民群众,近期如无十分必要建议不要前往青岛。

对入境进京人员统一实行3次核酸检测

据介绍,自9月3日北京恢复直航以来,全市已累计启用集中观察酒店34家,共有9437人进入集中观察点,目前,还在观察期内的共2905人。期满已解除观察人员信息均按照目的地推送至北京相关区和其他省区市,继续做好健康监测。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成员、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涛表示,为做好入境进京人员闭环管理和集中观察,北京对入境进京人员实行3次核酸检测。包括在境外远端实施核酸检测等健康筛查措施,持5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才可以登机;在入境通关时海关进行健康申报和核酸检测;集中观察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按程序解除集中观察。

在严格做好集中观察点闭环管理方面,集中观察点所在的区均已安排专门力量,加强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管理,特别是对集中观察点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功能分区及废弃物处置进行逐一监督检查。同时,田涛提醒入境进京人员,集中观察期间食宿费用需自理,入住集中观察点后要做到足不出户,按要求测量体温、报告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和身体不适主动报告。

目前,全市各区均配备了专业服务保障力量,安排1563名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和语言翻译等工作人员驻场服务。通过提供爱心包方式,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尽可能满足在观人员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集中观察人员期满前1天,将向我市相关区和外省市“点对点”推送人员信息。返回全市各社区(村)的居民,需继续进行7天健康监测,坚持自测体温,出现异常症状向社区(村)报告并及时就诊治疗。返回其他省区市的,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加强管理。

全市核酸检测能力达52万份/日

“目前全市核酸检测实验室达到229个,日检测能力达到52万份。为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在11月底前,全市检测能力将达到60万份/日以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披露。同时,设有发热门诊的三级综合医院、市区疾控中心和各区综合医院等机构将配备半小时左右的核酸快检设备;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延庆等区将装备移动检测实验车,提高机动检测能力。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青岛市近日出现确诊病例,首都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而繁重。”高小俊表示。

为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目前,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市686家传染病诊疗机构,全市8941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发热等8种症状的监测报告系统,确定了1014家“哨点”药店,截至10月10日,建成了1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同时,构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人员常态化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全市大中小学均已纳入疫情防控监测网,全部建立了师生晨午检制度、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以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在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准备方面,从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和市属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抽调力量,组建了3600人的流调队伍,形成梯次配置和人员储备;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完善了全市应急调度机制,实现市区联动、采验结合的运作体系;加强专业化培训,采取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实战化演练等形式,重点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与消毒、实验室检测技能提升,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效率,实现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应调尽调、应隔尽隔。

同期,统筹推进14家市属医院17个院区的发热门诊提升改造,改造完成后发热门诊诊室由40间增加至97间,预计单日最大接诊能力由2600人次增加至7400人次;遴选120名重症医学科青年骨干力量,分3批组织到朝阳医院和安贞医院开展为期2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作为重症救治储备力量;建立医用物资医院储备和渠道储备相结合的机制,按“市—区—机构”三级设备储备体系要求,对11类防护物资和多种消杀产品进行动态储备监测,各类防护物资储备量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的需求。

此外,今年10至11月全市已陆续开始为广大中小学生和60岁以上户籍老人开展流感疫苗集中免费接种。期间,设立了480家自费流感疫苗接种点,有接种意愿的个人可在2021年2月底前预约接种。

共查验直航入境国际航班50架次 旅客7199人次

北京边检作为负责口岸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检查的移民边检机关,自9月3日首个第一入境点国际航班返回首都机场,已有来自柬埔寨、巴基斯坦、泰国、奥地利、丹麦、希腊、瑞典、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9条国际航线从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截至目前,北京边检共查验直航入境国际航班50架次,旅客7199人次。其中,九成旅客为中国公民,外国旅客虽仅占一成,但较恢复直航前增长近4倍,主要入境目的是就业、会议、访问、探亲。

从日客流量看,入境直航航班日均2架次,日均载运旅客200人左右;如果将港澳台方向入境航班包括在内,目前每日入境旅客规模基本都控制在500人以内,严格落实了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有关航班管控政策。

“我们将持续做好远端预警。将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变化趋势,根据航空公司即时报送的旅客境外值机登机信息,提前全程掌握入境人员动态情况,全面开展大数据分析,第一时间向海关、卫健委等部门通报预警涉疫高风险人员,助力实施重点精准检疫。”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吉利霞透露表示。

口岸查验方面,将落实有关恢复直航北京国际航班的管控措施,发现违反疫情防控政策的出入境人员、经通航国家地区中转入境北京的人员等情况,及时通报首都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北京边检在T3D专区设立了转运送医人员专用查验通道,最大限度严控此类人员在口岸的接触范围和停留时间。

为做好闭环衔接,北京边检还将加强与有关部门数据共享和协作配合,入境时发现手续不齐全、违反有关入境防疫政策等情况及时互通信息、高效处理。旅客入境后立即将信息共享至属地管理部门,协助做好下机检疫、分类转运、落地管控,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通关保障方面,根据客流变化,增加警力投入,及时加开通道,避免聚集候检,确保旅客高效顺畅通关。继续对运输抗疫物资、国际进出口商品和鲜活农产品的航班实行“零等待”边检验放。

首都机场T3-D处置区255个环境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据了解,自9月3日首都机场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直航以来,截至10月13日,共50架次进港航班停靠在T3-D处置专区,保障进港旅客7199人次。自9月3日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直航以来,T3-D共计采样了255个环境样本,所有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表示,为有效控制国外疫情的输入和扩散风险,企业重新调整T3-D布局,优化流程、补充资源,持续面向旅客开展健康申明、全面测温、流调采样等基础疫情防控措施;为尽可能减少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T3-D内所有旅客乘坐的电梯内都采用了无接触式按钮,手指悬停在传感器上方就可使用电梯;旅客卫生间内都配置了感应式出水龙头、洗手液器和出纸盒,方便旅客使用。

目前,“无接触”服务已经逐步覆盖旅客在首都机场出行的全流程。例如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刷脸”登机以及无接触点餐、购物和支付等。此外,旅客还可以通过“刷脸”查询航班信息、登机口、座位号,并根据实景地图、平面地图的引导前往登机口。在停车楼内,我们还为旅客提供了自助停车机器人、多种无接触电子支付方式,近期也即将上线人脸寻车服务,方便旅客快速找到自己的车辆。首都机场正积极通过科技手段,为旅客打造一个“无接触”的安全出行环境。

赵莹透露,目前T3-D旅客区域的地面每4小时常规消毒一次,卫生间及所有设备设施每2小时常规消毒一次。在每一架国际航班进港后,都会对旅客途经区域的地面及旅客使用的所有设备设施重点进行“一航班一消毒”。为了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现阶段,首都机场每周都会请专业机构对T3-D进行一次全面的环境核酸检测,采样点位覆盖旅客接触较多的扶手、柜台、座椅、卫生间、流调区和采样区等旅客区域和服务设施,以及楼内空调风管、出风口等,每次采样样本超过50个。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