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葡萄架下话丰收51岁农场主带动村民致富

2020-10-14新闻13

葡萄架下话丰收51岁农场主带动村民致富

王维美种植的葡萄园区。 端着丰收的葡萄,王维美很喜悦。

在秋季成熟的水果中,绝对少不了葡萄。安丘市辉渠镇雹泉村衡野农场51岁的农场主王维美不断探索尝试,在半丘陵地上打造葡萄园区,种植了超20种葡萄,产量虽不高,但因品质好,产值很高。她不断扩大葡萄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如今正是葡萄丰收的时节,记者在葡萄架下面,听她分享丰收的喜悦。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远远望去,安丘市辉渠镇雹泉村衡野农场的连体大棚拔地而起。里面则是另一番场景。走进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长廊,一直延伸到农场南头。长廊的钢结构支架上挂满了成串的葡萄,紫色的、深红色的、浅绿色的,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饱满多汁,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

长廊东西两侧种着大面积的葡萄,目前已成熟,几名工人正在做采收前的准备工作。

其他地方葡萄园里的葡萄都是沿着植株底部到顶部生长,这里的葡萄架底部却没有一串葡萄,葡萄全长在顶部。51岁的农场主王维美放下手中的活,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为了控制葡萄果实的数量,保证葡萄生长过程中营养吸收,植株下面的葡萄都被修剪掉了。另外,葡萄在顶部生长,果实能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提升甜度。

半丘陵地上建几十亩葡萄大棚,初尝甜头

雹泉村地处半丘陵地带,传统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和桃子,农产品附加值很低。王维美之前从事个体经营,2015年注意到国家政策逐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决定投身农业生产。当年,她便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建起占地几十亩的大棚。

万事开头难。王维美在发展大棚种植之初,曾遇到很多困难。“刚开始我是想把土地流转过来,带领村民一起建大棚,把种植模式统一起来,形成规模种植,建成一个水果采摘园。可大家说一个大棚的建造成本在7万元左右,不如跟着我干,就都放弃了。”刚起步就遭遇当头一棒,但王维美顶着巨大压力,依然把大棚建了起来,自此改变了村里的单一种植模式,也丰富了村里的经济作物种植。

起初,王维美在大棚里种植草莓和葡萄,后来发现草莓产业链单一,后期难以做深加工,销售周期也比较短。葡萄就不一样了,不仅在品质提升上有很大空间,并且销售时间长,不同品种的葡萄加起来,能销售半年。因此,她逐渐减少草莓种植,扩大葡萄种植面积。

成熟的葡萄颜色不同,大小形态各异。王维美说,她最初种的是传统品种,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及对葡萄的深入了解,他们的葡萄种植品种不断增加。

“现在有玫瑰香、日本晴王等超20个品种,一个品种卖完,另一个品种就上市,所以很多喜欢吃葡萄的人,经常来这里品尝不同口味的葡萄。”王维美说,目前她的葡萄已达到50亩,其中15亩进入结果期。

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

为了提高大棚葡萄的产值,除了引进优良品种外,王维美还不断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和理念,尝试着扩大葡萄产业链。她始终坚信,葡萄品质提高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她想尽各种办法,当其他种植户使用普通化肥来增加葡萄产量时,她已经给葡萄“吃”上了有机肥,并通过控制葡萄的产量来提升品质。

“现在葡萄地里用的都是有机肥,一亩地一年播撒三吨有机肥。用水冲肥种植出来的葡萄,含水量高,单果里面往往是一包水,果肉比较多。”王维美说,葡萄品质提上来了,自然就会有人来买,价格比市场上的同样品种葡萄高出好几倍。“我们家的葡萄一般不会拿到市场上零售,都是消费者来订购。”

王维美控制大棚里的葡萄产量,就是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比如玫瑰香葡萄,亩产控制在1500公斤-2000公斤,如果不加以控制,亩产量还会翻一番。“我们的玫瑰香每公斤售价26元,而普通玫瑰香在集市上的零售价是每公斤10元左右。”王维美说,在种植高品质葡萄的同时,她一直在提高葡萄附加值上费尽心思,目前产出的葡萄除了销售外,还可以酿葡萄酒。

大家丰收才是真丰收

王维美每每坐下来休息时,总会摘上一串葡萄,慢慢地吃上一会儿,再看看枝头上挂满的葡萄,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对她来说,今年是个丰收年,葡萄得到认可,每天都会有人慕名而来。她粗略算了一下,除去成本,每种植一亩葡萄,能赚1.5万元。

这片葡萄园,是王维美心中的希望田野,是她带着乡村妇女致富的希望所在。据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王维美作为村两委干部和山东省最美女乡村致富带头人,带领父老乡亲脱贫增收,共同富裕,吸纳周边超200名贫困妇女就业,带动家庭年增收两万余元。

当天早上6时30分,附近吉山店子村56岁的李德英按时赶到葡萄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家离农场2.5公里,每天11时至14时回家吃饭,一天在园子里干八个多小时,收入100元。李德英家里种着几亩葱和姜,谷子已收完,只要家里不忙,她就到农场里打工,一年能干超200天,为家里增收两万余元。

“只要她们想干,一年365天都有活。”王维美说,农场的长期工十余名,春天最忙时,一天得雇五六十人,日工资也更高。

这些年,除了外出,王维美都是在棚里干活,跟村民们一起上下班,“女人从事农业生产,最大的收获就是皮肤黑了,化妆品也省了。”她调侃道。

凭借着坚强毅力,王维美一步步走来,逐渐形成葡萄规模种植,成为村里的一大产业。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十几个大棚,也跟着种植水果,周边村庄也纷纷建起大棚。“农民盼着秋季到来,就是希望有个好收成。我一个人丰收了算不上丰收,大家都丰收了,才是真正的丰收。”王维美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