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什么意思 求《沧浪诗话 诗辩》译文

2020-10-14知识4

求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

一知半解反义词? 一知半解的反义词:博古通今、真才实学。1、博古通今中文发音:bó gǔ tōng jīn。成语解释: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成语出处:《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译文:君侯博古通今,远近都能明察,请三思。成语辨析:博古通今和“博学多才”;都含有“学问渊博;知识丰富”的意思。但博古通今偏重在通晓古今之事;“博学多才”泛指学问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2、真才实学中文发音:zhēn cái shí xué。成语解释:真正的才华和学识。成语出处: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译文:知道他们得到一定真才能实学。成语造句:一百个说空话的人,不如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扩展资料:典故说明对于一知半解一语的源头,有人以为来自于宋代大儒张栻的《寄周子充尚书》。张栻为宋代着名理学家之一,《寄周子充尚书》中有一段文字是讲述他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理学观。他认为学者欲穷究真理,应同时注意到致知与力行两种工夫,将所知付诸行动,行动时又不断思虑以增所知,如此周而复始方能有。

无什么可什么的成语 无懈可击、无计可施、无家可归、无隙可乘、无迹可寻、无言可对、无机可乘、无肠可断、无际可寻、无地可容、无迹可求、无家可奔、无间可乘、无所可否、无间可伺、无计可奈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意烦请采纳 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即可,万分感谢!(*_^)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什么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337。这句诗出自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晋代隐逸之风盛行,形成了一种敬重隐逸的社会风气,而且隐逸被视为高尚的行为。然而陶渊明是在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在对现实社会绝望之后,才毅然走上归隐道路的。所以,他是归而未隐,在他归隐田园后,仍写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伟大作品。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刘裕通过北伐,极大地扩大了他的个人权利,他想当朝廷的王,篡位是迟早。

#陶渊明#李白#沧浪诗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