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2020-10-14新闻22

为了配合中书汇年度精临大赛,切实提高大家的认知与训练水平,我们正展开系列讲座,强调深度和具体指导性。计划为50讲,这是第二十五讲——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其实,从上一周的米芾开始,这一系列的文章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基础,进入到了拓宽审美视野的阶段,如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如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学习行书,最有效且经典的有两条路线:

智永草书千字文打底(相当于小学到高中),再往后则分科学习:一科重气势,可大可小,往往伴随着苍茫,浑厚,凝重,大气,雄浑等词汇;另一科重精致,只能写小字,往往和精致,细腻,优雅,细节,韵味,潇洒等词汇相关联。

那么苏轼属于哪一科呢,用笔上,苏轼更多偏向于二王一路,但在结字处理上,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被黄庭坚戏称为“石压蛤蟆体”。先来看看“石压蛤蟆”这个感觉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石压蛤蟆”其实只是他们师友之间的戏谈,不过也确实点出了苏轼的结字风格——扁而肥。

苏轼,我把他放在现在来解读,其实也就是说,他应该放在智永,赵孟頫后面来学习,前面的智永,赵孟頫,我们从中获得的是基础:训练对用笔,结字,章法的眼力和手上控制力,从苏轼手札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呢?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得“意”,正是他说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自然的书写方式,正与颜真卿的“随地流走”相互契合,追求的都是无意于佳。

用笔上的一任自然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竖钩的由细到粗,其实是远小近大,最上面离得最远,笔尖与纸的接触面就小,所以细,随着行笔,导致接触面变大,线条变粗,从这儿可以见到,苏轼写到这一笔,懒得提笔,就让笔往下压好了,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强烈的粗细变化。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处处可见的笔画交叠

这些用笔,正是一任自然的体现。

结字上的无意于佳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强烈的大小对比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似乎是没有经过大脑的结字,如此明确的高低错落,放在现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典型的丑书代表。

从苏轼的这些手札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呢?

就学他的这一任自然,无意于佳,他丑,咱也跟着丑就是了。这些丑的具体表现就是《书法入门指导手册》中说的“大小,方位,正侧,疏密,错让”等关系的强调和运用,还是那个观点,用书法入门指导手册,科学学习法来解读所有帖子。

接下来分享一些值得过过手,值得去感受的一些手札: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东武帖局部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渡海帖局部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宝月帖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春中帖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定慧院月夜偶出诗稿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覆盆子帖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寒食帖局部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李白仙诗卷

行书经典:石压蛤蟆体-苏轼

季常帖

#书法字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