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阮籍《咏怀》开秋肇凉气其十四 请问:阮籍写作五言《咏怀诗》大致是什么时间?是在嵇康被害之后么?尽量详细些,谢谢哈!

2020-10-14知识5

阮籍的《咏怀》赏析 魏晋之际,2113天下多故,政治5261严酷,名士多有生命之忧。4102自古以来困扰着人们的生命倏忽如逝水的忧1653虑更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面对人生短暂之忧,吃药求仙者有之,以扩展生命时间之长度;疯狂享乐者有之,以增加有限生命的密度。这几乎已成了当时士大夫企图摆脱生命之忧的两种基本生活态度。但是,在诗人阮籍看来,这两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并不能从本质上超越人生的短暂,所以,《咏怀诗》中虽有大量忧生之嗟的作品,也有表现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积极态度,提出不同于以上两种生活态度的积极主张的作品,这就是《咏怀诗》第三十八首《咏怀·炎光延万里》、第三十九首《咏怀·壮士何慷慨》两首诗。它们抒发了诗人欲建功立名、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以为只有功名和事业才能摆脱人生的荣枯,只有忠义和气节才能流令名于千古,从根本上超越生命之短暂。第三十八首《咏怀·炎光延万里》前六句以象征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心目中“雄杰士”的形象。开篇“炎光”二句出语恢弘,渲染出了一个极为雄阔的环境,为下四句直接描绘“雄杰士”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无比壮阔的空间。这一联作为起句,横空而来,奠定了全诗并吞宇内,包举八荒的气势。“弯弓”二句写“雄杰士”的活动。。

阮籍《咏怀》开秋肇凉气其十四 请问:阮籍写作五言《咏怀诗》大致是什么时间?是在嵇康被害之后么?尽量详细些,谢谢哈!

阮籍咏怀诗其十四的原文翻译和赏析 阮籍咏怀诗其十四的原2113文:开秋兆凉气,5261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4102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1653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译文:开秋的天气有凉气的征兆,蟋蟀在床帷边鸣叫。睹物而感到内心忧伤,悄悄让人心悲。有很多想说的话,频繁的离别,身边没有诉说的人了。微风吹起罗袖,明月照耀着清晖。清晨鸡在高树生鸣叫,吩咐车夫驾车归去。赏析:诗的一二句借景抒情,一入秋而凉气生,蟋蟀悲鸣床帏,抒发内心悲凉之慨;三四句直抒胸臆,抒发有感于外物而产生的由盛转衰的深沉忧伤;五六句通过反复叙说内心无所倾诉,突出内心的悲愤之情;七八句以微风清冷、月光凄凉进一步烘托作者内心的无限悲凉;结尾两句借晨鸡晓鸣之时吩咐车夫驾车归去的叙述,表达了远离纷扰现实的愿望。扩展资料:诗人简介: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作品简介:《咏怀八十二首其十四》是三国时期文学家。

阮籍《咏怀》开秋肇凉气其十四 请问:阮籍写作五言《咏怀诗》大致是什么时间?是在嵇康被害之后么?尽量详细些,谢谢哈!

怎样赏析阮籍的《咏怀》诗? 阮籍(210一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省)人,其父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宗奉老庄之学,"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收录在《阮籍集》中。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今译,深夜难眠,起坐弹琴。单薄的帷帐映射着月光,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孤鸿在野外哀号,翔鸟在树林悲鸣。左右徘徊能见到什么?只是独自伤心罢了。诗解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他的诗歌冈格含蓄,很多思想情绪不便明言,只用象征或比兴的方式隐约传达。这首诗表现作者对人生现实的苦闷之情。2,永怀八十二首(其三)嘉树下成溪,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己。今译东园桃里生长茂盛,人在树下踏出了小径。但当秋风吹起干枯的豆叶,草木零落的季节就要开始了。一切繁华终会憔悴,堂屋也会长满荆棘。骑着马儿离此而去,一直到西山脚下。自身尚且不能保全,何况保护妻儿呢。

阮籍《咏怀》开秋肇凉气其十四 请问:阮籍写作五言《咏怀诗》大致是什么时间?是在嵇康被害之后么?尽量详细些,谢谢哈!

,杂诗十二首(其二)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中所用的意象,艺术构思和创造的意境有哪些不同 就意象来说,两首诗都选取了“月”与“风”.前一首描写道: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风吹动着诗人的衣襟.这似乎只是写不眠之夜之景,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诗人身上的东西.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他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总的来说,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的诗人的心境,内心孤独苦闷.后一首则描写道:太阳落山,月亮从西阿东岭跃出,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后一首诗增添了“冷席”这一意象.日月更迭,万里清辉,“荡荡空中景”,无比的清旷,一开篇就显出悲凉的气氛.接着晚风、冷席,点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以天寒衬托心寒,刻画诗人“不眠”的凄寒心境.象显意隐情深,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意象背后的东西.孙绍振先生曾这样指点我们,说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我们就是要找到、品出其中的情意.说了意象与意境,我们再谈谈艺术构思.如果意象和意境是群体的、局部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