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中,肝对应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 理论上建立

2020-10-14知识7

传统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阴阳学说其实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由存在对立关系的两方面组成,阴阳学说也是古代最朴素的唯物论,区别于唯心主义。而中医理论的建立则是借鉴了古代阴阳学说的理论,并运用到了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指导临床实践。具体来讲,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都存在着对立的两方面,中医学中的阴阳则是把人体结构和功能分阴阳,比如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五脏为阳,六腑为阴;热为阳,冷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等。这些存在对立面的器官和功能共同组成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这也就中医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同样理论来源还有五行学说,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这也是古代最朴素的辨证法。中医学把这一理论同样运用到对人体的研究上,认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都不是孤立的,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总之,中医学的理论来源于阴阳五行学说,这也是基于古代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黄帝内经》是怎么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整体观念的? 在春秋时期医学家已将社会上的阴阳、五行哲学理论思想引进医学领域,并用以解释和论述人体的生理、解剖、病理和诊断治疗原则,至《内经》成书,该理论与医学之结合已达到入微的地步。人体体表、内脏,人与疾病,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气候季节,以及疾病认识,处治原则等,无不渗透着阴阳五行学说。例如人体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为阳。对于疾病则热为阳,寒为阴。对脏腑除了分辨其阴阳外,还要辨别五行之生克关系,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在五行上金克木,木克土。那么在考虑脏腑关系时,也要注意到肺病有可能伤肝,肝病时有可能伤脾胃,在治疗上依据这一理论,医生就要在处方时尽早有所注意,要防止肝病引致脾胃不健等病症的出现。整体观念确是历代中医学家的一大治疗思想武器,它使医学家们克服了许多局限性、片面性。重视综合性分析疾病与人体体质不同的关系,与地域、气候不同的关系,与暑湿风寒等等自然界变异的关系,与季节不同的关系等等,正是这些观点使之比单纯注重分析入微的思想方法高出一筹。阴阳与五行相配合,阴阳五行与脏腑经络相配合,用以论述疾病与种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微妙。

中医学有一整套的阴阳五行学说基础,西医的基础理论学说是什么? 阴阳五行不叫学说,好听点叫文化现象,难听点就是个故事

#健康#阴阳五行学说#中医#中医五行#黄帝内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