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感动】挽救生命成佳话,来看看这个白银人的故事

2020-10-14新闻16

原标题:【感动】挽救生命成佳话,来看看这个白银人的故事

“其实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但这一点奉献改变了患者甚至患者一家人的命运,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赵彦云说。

2013年,赵彦云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8年,他入库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个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5天时间里,他克服身体不适,在中华骨髓库甘肃省移植/采集定点医院坚持完成160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

他,就是甘肃省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白银市第2例自行采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名字叫赵彦云。截至目前,赵彦云累计献血已达2000多毫升。

无偿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1978年,赵彦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在父母的善行熏陶下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小时候每当有乞讨者到家门口时,父母亲总会和言相待,每每都会让他们吃饱肚子并且再带些干粮上路。父母的善行感染着赵彦云,也在他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感动】挽救生命成佳话,来看看这个白银人的故事

赵彦云与妻子

赵彦云走向工作岗位后,总想着能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他也是平川区市场监管局一名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说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那是2013年,他和妻子在十字街看见有红十字标志的献血车,听到工作人员说国家血库严重缺血,用血和献血比例严重不平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和妻子心情再也无法平静,当即决定献血。可是妻子在经过简单的体检后由于血压偏低而不能献血,赵彦云体检合格后献血400ml……想到自己的血液或许能够救助到危难的人时,便决定以后每半年都献血一次。

2013年8月31日,和往常一样去献血的赵彦云,听了白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造血干细胞知识的介绍后,毫不犹豫地抽取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此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和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2017年9月,赵彦云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入库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个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时赵彦云很惊讶:“一般就我所知道的是骨髓的配型率比较低,当听到配型成功了,感觉也很欣喜。”

【感动】挽救生命成佳话,来看看这个白银人的故事

赵彦云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妻子王茗灏,是继续捐赠还是停止呢?夫妻两人商量后,为了救人还是选择继续捐献。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面对这么大的采集手术,怕对身体有影响,亲戚朋友之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但赵彦云夫妻俩还是毅然决然同意捐献并郑重地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以前我们身边也有人得过这个病,知道如果有人捐献造血干细胞,那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又得知患者比我小几岁,也是位孩子的父亲,和妻子商量后,希望我的捐献能让这个家庭重获新生。”赵彦云说。

当签完字的那一刻,赵彦云就把捐献当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功。通知体检完全成功时,赵彦云连生活习惯都改变了,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减少食量。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感冒、不能拉肚子携带传染杆菌,所以他每天出门都戴口罩。

2018年1月10日,在兰大二院的特殊病房里,赵彦云躺在病床上,两支流动着殷红血液的管子分别插在他的手臂上。机器正在采集他的“生命火种”(造血干细胞),捐献给广东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他的“生命火种”将点燃那名病人的“生命之火”。他脸上洋溢着笑容,轻松地和前来探望的人有说有笑……赵彦云觉得,自己不是病人,他是一位志愿者。

在众人期盼的5小时里,心怀大爱的赵彦云成功捐献了160毫升造血干细胞。当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向他表示慰问和感谢时,赵彦云说:“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现在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捐献让患者重获新生

2018年2月1日上午,甘肃省红十字会收到了一封来自广州的信件。

【感动】挽救生命成佳话,来看看这个白银人的故事

赵彦云(右一)与被捐献者

“尊敬的恩人,您好,记得我当初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医生跟我说要做骨髓移植的那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写信人是成功移植赵彦云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患者。

他在信中说,因为和两位姐姐的骨髓配型都配不上,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恐惧中。不幸中的万幸是,经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医生告知患者,在中华骨髓库找到了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燃起了生命的希望,人生也重获了新生。

据当时广州当地医院医生介绍,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后,患者体内的造血功能已基本得到恢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彦云捐献的“生命种子”已经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因为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即将从无菌仓转入普通病房……

来源: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

记者:安晓琴

编辑:段礴碧

审核:曾朝耀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