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法检入职文件一直不下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吗?

2020-10-14知识3

本人20岁,家里让去做协警工作,不知道工作咋样,给个意见? 我身边有两个朋友干协警,所以我对这行多少有点了解。有一个是我家隔壁的比我大两岁,今年29,我们现在叫他A吧。另外一个是我高中的同学,我们关系很好,一直到现在关系还是很铁,我们现在叫他B吧。A和B都在我们镇的派出所。08年,我刚出来上班的时候,A也是刚当的协警。那时候我上班一个月2500。A工资2200,现在我工资1万。他还是2200。他家父母条件也就一般般。家里老婆孩子都指着这2200吃饭根本不够,幸亏他还有一个姐姐支援他。他家里人叫他换工作,他什么也不会,出去也什么干不了。加上当协警自由散漫惯了,叫他认认真真干一份别的工作,估计他自己也坚持不了。我的那位B同学也是2200一个月,不过他家里条件蛮好的。家里有一个小工厂。这小子又很会来事,经常跟同事请客什么的,我因为跟你关系好,我也参加过几次。酒桌上来看的话,那些同事包括那协警几个队长,民警什么的,还是有点给他面子的。他跟我说,叫我过去的目的也是想让我多认识认识这些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他家里的厂现在那些牛鬼蛇神什么的也都是不敢过去敲诈什么的了。总而言之,你要是指着工资吃饭的,我劝你不要干这个,对你以后没有什么帮助。你要是家里有别的收入,那还是可以干干的。

法检入职文件一直不下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吗?

遴选选择省委办公厅还是省纪委? 就像“选择北大还是清华”一样,“选择省委办公厅还是省纪委”这个问题我也亲身经历过。为什么选了清华可…

法检入职文件一直不下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吗?

为什么法学院女生占约三分之二,但纵观司法系统、律所里还是男性居多呢? 法学院的男女比例是我能直观感受到的,但是律所和司法系统里给我的感觉是男性居多,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法检入职文件一直不下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吗?

为什么公务员工资那么低还有那么多人争着考? 在这个本科生犹如蚂蚁一样的社会,就业显得非常难,考公务员就成立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公务员工资并不是那么高,为什么那么多人争着考?1:稳定。公务员的工作,是相当稳定的,只要不犯大的原则性的错误,一般不会辞退,主动辞职的除外。你能看到很多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半辈子的人。2:工资低,待遇还行你能看到,考进去的公务员,工资水平一般,但是待遇相对于一般的企业,算是不错的,五险一金什么的,至少能达到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3:年龄增加不会让工资降低举个例子,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假如工作20年,体力下降,工资也相对会下降,而公务员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工资也是响应增加的,其实这也算是稳定吧。4:体面社会的原因,让人感觉公务员的工作,听起来很上档次,比如毕业的大学生找女朋友,有对方家长感觉对方是公务员的,让对方家里听起来,工作不错。5:养老为什么说公务员是铁饭碗,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吧,老了有保障等。6:现在考公务员,只要你努力,就能考上,这是一个普通家庭走上仕途的绝佳的机会,不是说没有关系就绝对考不上的。7: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生价值。考公务员,在备考方面,可以参考之前我写的文章,备考时间2个月左右最好。欢迎在下方留言。

办理入职要注意什么事项入职登记要详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也没有出什么正式工作的文件和通知去厂里的哪里哪个岗位任职,是否可以不去任职?是否可以同这次搬迁享受拿失业保险金? 目前我们的情况是!我2017年入职是品管部的品检员,但2017年10左右厂里就安排我去另一个区的号出差,直到2019年11月11月口头传达说回厂里上班不在出差了,也没有出什么正式。

近来好多公务员都辞职了,辞职后从事了哪些职业呢? 因为职业轨道的切换,我认识大概超过500名从体制内离开的“前公务员”,大部分是部委背景,一些是体制内…

我考什么类型的公务员比较好? 谢谢邀请。考什么样公务员合适,得根据自己特长,喜好以及对今后发展方向考量,择优选取。下面对公务从政方面看到一些社会上的作法提一些个人看法,看能否对你有所帮助。我想:考公务员能够达到的最好是先进入大衙门。如国办、中办工作人员,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办事员,还有各级团委,纪委,人大、政协都行。如政府、市委的秘书,政府督导办工作人员。当进入要害部门后,通过努力工作,对领导做到腿勤、手勤、口甜,快速取得领导信任和喜欢。在机关趁年轻获得付科以上的级别。当下派基层锻炼的机会来临时,积极主动要求下派任职。如在省机关获得处级级别后,下派县市级挂职锻炼;如在地市级取得科级到县级挂职锻练;获得付科级调往乡镇任职,通过基层锻练往往很容易向上提升。这样形成一种先上后下再上的过程,通过先在上层建立领导层关系,容而获得起点较高的级别,确保下到基础通过努力吃苦工作,能有上层关注和助力的条件,往往上升容易的多。如果直接去到基层,上面没有关系背景,起点又低是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提拔的,也就是说机会少些,努力程度难度要大些。这是从政这条路上,我们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很多领导的子女培养他从政都是选择走的这条路。当然你要选择。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吗? 体制外的人真的了解体制内的情况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5,706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光是体制外不了解体制内,体制内之间也相互不了解。。

#公务员入职#入职体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