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笠翁偶集种植部 李渔:芙蕖的注释

2020-10-14知识123

讲到“三寸金莲”,古代女子缠脚从什么时候因何而兴起,金莲与小脚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我曾亲眼见过奶奶缠过的脚,真的没有“三寸金莲”说的那么好看,反而看着很可怕。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女子缠足应当是产生于北宋中期,兴于南宋时期,经过元、明、清三朝发展,最终大行于天下,直到近现代被废除。缠足最早源于个别人的爱好,但其迅速传播却与靖康之难密不可分,靖康之难后理学发展迅速,这使得官府和民间都对缠脚变得极力推崇。缠脚起源于北宋中期虽然对于缠脚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神话说、隋朝说、五代说等,但根据现有的记载来看,其应当起源于北宋中期无误,且大量史料证据证明宋朝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菩萨蛮》是这样说的“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被认为是中国诗词史上形容缠足的最早一首。北宋后期的秦少游也有“脚上鞋儿四寸罗”的词句。从幼年时期便开始缠足不过缠足虽然源于北宋中期,但当时的大部分妇女还是不缠足的,《辍耕录》中说缠足在“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也就是说,在熙宁(1068年至1077年)和元丰(1078年至1085年)年间,已经有了缠足的习俗,但那时并未大规模流行,由此也可判断,这一时期的缠足之风应当是刚刚。

笠翁偶集种植部 李渔:芙蕖的注释

是芙蕖也者中是是什么意思 是芙蕖也者:是,代词,这、此。“是”与后面的语气助词“也者”对应,表示复指提示。即:芙蕖这个东西。此句出自明末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

笠翁偶集种植部 李渔:芙蕖的注释

畅所欲言的意思50字 畅所欲言,成语,读作“chàng suǒ yù yán”,意思是即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出自清·方苞《游丰台记》出 处编辑清·李渔《笠翁偶集·词曲部》:“填词一家,则恐其蓄而不言,言之不尽。是则是矣,须知畅所欲言,亦非易事。清·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用 法编辑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会议上的发言。示 例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畅所欲言。近义词:言无不尽、和盘托出、各抒己见反义词:言不尽意、隐约其辞例句:在自己家里是没有什么顾忌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笠翁偶集种植部 李渔:芙蕖的注释

A.《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种植部”。作者李渔(1611——约1680),明末清初兰溪(现在浙江省兰溪市)人。 B

李渔:芙蕖的注释 注:文中的“茂叔”为宋朝周敦颐,字茂叔。南宋文学家,道州营道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为他的作品,与本文有相似之处。1.谱:花谱。2.倚:依靠。3.效颦:效仿。4.袭:沿袭,因袭。5.可人: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6.不一而足:不止一件或不止一次出现。足,充足,足够。7.备:全部。8.葩:花9.当令:正当时令,这里指最佳观赏时节。10.秋:这里指时间。11.及:等到。12.飘飖:随风摇摆。13.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14.逸致:飘逸情趣。致,情趣。15.迨:及,等到。16.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17.自夏徂秋: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徂,往,到。18.乃:于是,就。19.并擎:一起高举。擎,高举。20.可目:适合观赏,看着悦目。目,作动词用。21.可鼻:嗅着香气怡人。鼻,作动词,嗅着。22.异馥:特别的香味。23.可人之口:可口,好吃。24.互芬齿颊:意为莲花、莲藕都使人口中生香。互,交互,共同。芬,形容词使动用法,芬芳。齿颊,牙齿和脸颊,指口腔。25.去:除去。26.倚此为命者:李渔《笠翁偶集·种植部》:“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下文“予。

“芙蕖”中的“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中的“四命”是指什么? 四命指:水仙、兰花;莲;海棠;腊梅 出处:李渔《笠翁偶集·种植部》:“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笠翁对韵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什么意思?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意思是:科举考试时,连中三元的人,肯定是才华横溢,就像千顷田野一般博大精深;在朝中官居一品,俸禄高达万斗粮食。出自:清 李渔。

李渔《闲情偶寄》的中主要论曲观点 闲情偶寄》,又名《笠翁偶集》,李渔著,戏曲理论专著.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和颐养共八个部分.胡适认为这书是“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

《桂》的译文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

到底谁是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2113莎士比亚。5261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4102与莎士比亚1653》,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后者1564-1616年),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1959年,田汉到江西临川拜访“汤家玉茗堂碑”,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提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旗鼓相当,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1964年,徐朔方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指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同,但具体的戏剧创作传统不同,前者依谱按律填写诗句曲词,后者则以话剧的开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难度更大。1986年到1987年,徐朔方两次钻研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联系剧作家与中西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汤显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会,比起莎士比亚的伊丽莎白时代而言,要封闭落后得多,故而汤显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丽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难能可贵。扩展资料: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

#莎士比亚#汤显祖#李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