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2020-10-14新闻8

杜甫是中国诗坛的常青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中的“北极星”。

杜甫与李白一“圣”一“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交相辉映,经常被后世的人们相提并论。可是现代有许多人认为:在唐朝,李白的名气远超于杜甫。杜甫活着的时候根本不出名。

杜甫的粉丝们心下奇怪:老杜的诗歌通俗易懂,关照国计民生,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喜欢呢?其实,除了因为比李白晚生了十一年,错过了盛唐的好时候;更主要的原因是:老杜作诗难免有点牢骚满腹,惹当权者不快。他经常用诗歌来写“时评”,喷完皇帝喷大臣,喷完大臣喷将军。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这种敏感的诗作,达官贵人们是不可能帮他宣传的。古代百姓多半不识字,在战乱年代,根本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更无法替他扬名。

一、杜甫生前的“名气”

现代的人一般认为杜甫成名,是在他死后五六十年。因为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搞“新乐府运动”,才把他抬出来宣传。

其中一个理由是:当时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跟《箧中集》都没有收录杜诗。不光与杜甫同时代的诗集,不收录他的诗;就算是中唐元、白“吹捧”杜甫之后,也有很多唐代诗集没有收录杜甫的诗作。

所以有专家认为杜甫生前肯定是不出名的。至少远不如李白出名。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古代没有知乎、微博和今日头条。古代文人的名气,一般是靠自己游学、交游,四处拜见达官贵人,再等待别人吹捧出来的。

李白比杜甫早生了十一年,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游历四方,持剑杀人,“遍干诸侯”。李白成名的时候,杜甫才只有四岁。

因为杜甫的母亲是李唐皇室之后,所以他不需要像李白那么“拼命”,自己去“遍干诸侯”。在生活上他是特权阶层,不服徭役,不用上税。自然有前辈诗人拉他去参加文人聚会。

所以到了开元十二年,杜甫十三岁的时候,才在洛阳文人的小圈子里有了点名气。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杜甫诗歌创作的巅峰,是在他中年以后。那时候唐朝遭遇安史之乱。国家分崩离析,人民疲于奔命。即使有人认同他的诗歌,也没人替他扬名。

其实,从唐代开科取士的规则来看,杜甫不能算不出名。唐朝参加科考,必须要由学馆选拔,乡中保举。只有在乡里有一定名气的人,才有机会被保送参加考试。

杜甫第一次没中举,第二次又因为“有名”,被征召进京参加考试。结果奸臣李林甫作梗,他没能及第。后来他自己向玄宗《进三大礼赋表》,一战成名。直接进了宰相房琯的政治集团。

杜甫青少年时代志在当官,不在写诗。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四十岁后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写的诗许多带有“政治敏感”色彩,不太适合在官场公开流传。因此必须等到他的那个时代过去之后,才能成名。

二、杜甫的诗不符合“盛世的审美”

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国泰民安。国家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大的动荡和战争了。那时候物价十分低廉,一斗米只需要十几文钱,一匹绢不过二百文钱。百姓安居乐业。上层阶级日常过着浮华奢侈的生活。杨贵妃“进食”时一盘的价钱,能抵中等人家十家产业。(冯至《杜甫传》)

有钱人不满足于仅仅是吃吃喝喝。开始服食仙丹,寻仙访道求长生。李白正好也爱修道。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于是创作出了许多侠气纵横,同时又仙气飘飘的诗歌来。它们完全符合盛唐时代的审美。

反观青年时代的杜甫,求仕无门,在诗歌上也没找准创作的方向。只是时常感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三十五岁以后,父亲去世,失去了生活来源。再加上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很苦。找不到工作,甚至跑到山里去采药来卖钱。

掉落到社会底层的杜甫,化身为“喷子”,开始疯狂创作“时评”。写下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一边骂世道不公平,一边夸自己博学多才。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当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人民还没有遭受太多的苦难。在中产阶级看来,杜甫只怕是“点儿背怪社会”,很难和他找到共鸣。而最最底层穷人,即使认同他的诗歌,也根本没有能力发出声音。

好比今天的人不爱看莫言的小说一样:新中国明明这么好,你为何偏偏要描写他的黑暗面?

莫言写的还是过去的中国,杜甫批评的却是唐朝盛世。枪打出头鸟,聪明的人遇着这等事,都会三缄其口。

所以必须等杜甫死去之后,再过个五六十年;唐朝历劫中兴,玄宗、肃宗等人早已作古,人们开始检讨前代在政治上所犯下的过错时,才能懂得杜甫的好。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那个时代,需要有“反思历史”的作品,来鞭策统治者和人民。于是经过元稹、白居易等有识之士的推广,经历过苦难的社会中上层文人,才开始慢慢接受杜甫的诗歌。

三、杜甫“时评”的尺度很大

杜甫给现代人的印象是老成持重,不偏不倚的。印象当中,他作诗揭露社会现象,用语并不太偏激。可是事实上,仔细看他的诗作,你会发现他,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温和”。

杜甫最早写“时评”,是在他二十四岁左右,因为求官无门写了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大骂贵族子弟饿不死,读书人却没有出路。

到他四十岁的时候,穷困潦倒,还没有当上官。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看到玄宗开始穷兵黩武,拉壮丁,又写了一个叫《兵车行》的“时评”说:“边庭血流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公元755年十月,杜甫因为写“时评”得到韦见素的重视,让他去当一个县尉。因为听高适说这个官既没多少钱赚,还需要“鞭打人民”,杜甫果断拒绝,去当了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小吏。然后继续写时评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开始流亡。他看到唐玄宗和杨贵妃脚底下抹油,溜得飞快,唐朝的皇子皇孙们都成了乞儿。又忍不住写“时评”感叹了一翻,最后说:“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这是在骂大将哥舒翰太菜,打了败仗。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后来肃宗登基,杜甫跑到他身边,当了一个“左拾遗”,相当于明朝那种“言官”,专门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和举荐人。

杜甫一生的志向就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有机会当官,就暂时不写“时评”了,认认真真地尽好职责。谁知道有一次在行使职务的时候,杜甫替宰相房琯讲话,被拿下了大牢。

皇帝极其不讲理!明明是你让人家当“言官”的。人家进谏了,说得对说得不对,都是行使职权,为什么要问罪呢?

杜甫非常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于是他后来辞官不干了,在家写了一首叫做《登楼》的诗说:“可怜后主还祠庙”。直接骂唐肃宗是蜀后主刘禅。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话说杜甫最初因为得罪肃宗下狱后,还是暂时“怂”了几天的。当时有一个叫吴郁的官员被冤,他没敢插嘴,后悔了很久很久。

当他发现不能用嘴写“时评”后,就开始疯狂向朝廷举荐贤能。短短三个月,举荐了一大堆唐肃宗看不惯的人。最后连自己也被赶回老家。

四十六岁的杜甫回家之后,虽然穷疯了,但是终于又可以用笔写“时评”了。这一回,他写下了“兵草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控诉战争的残忍,把邻居家的儿童都抓去当壮丁。

不久,杜甫的创作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说明当时抓壮丁,不光捉儿童,还要捉老太婆!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杜甫不当官以后,回家当了一名药农。一边种药材来卖,一边继续创作“时评”。为了“秉笔直书”,他最穷的时候,包包里面只有一文钱。这时,他写出了著名的《穷囊》。

在穷得饭都吃不上的情况下,杜甫依然热血爱国。一听说吐蕃入侵大唐,当即又写了一个“时评”骂吐蕃说:“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公元759年后,杜甫移居成都。这一段时间,因为刚搬家忙着修他的草堂,写了很多闲诗。到处找人借花草树木的种子。

这时候听,有人攻击他的偶像李白,杜甫又写文学评论,骂对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此后实在生活太困难,杜甫写了一些奉迎讨好、捧达官臭脚的诗,换取生活费。内心时常感觉郁闷。又因在好友严武麾下当幕僚,时常被人排挤,性子收敛了很多,经常安慰自己不要和小辈争名夺利。

对自己说,“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意思是说:名扬万古的高人贤士,不会和普通人计较小恩小怨。

好友严武死后,杜甫生活没了着落。他准备回到湖北老家,在途中看到官军抢掠百姓的过程,他又写道,“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骂完使臣,他漂流到了夔州。这时候他已经风烛残年,牙都掉了一大半了,患上了疟疾。可是忠耿的性格,一成未变。最后写下了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

公元770年,杜甫在湘江的一艘船上去世。年仅五十九岁。临终之前,除了感叹自己一生的悲惨遭遇,仍然笔耕不缀,写出了一首三十六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第一句话就是,“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结语:

杜甫在生前不够出名。但也不是完全不出名。否则,他在成都生活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凭借写诗,换取食伙费。他后期的生活,基本是通过卖药材、卖诗和靠朋友接济来维持的。

杜甫生前不出名?只因不懂当官,爱写“时评”,怼完了皇帝怼大臣

只能说杜甫活着的时候,他写的诗不太受唐朝中上级文人的待见。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创作风格比较朴实,而盛唐时代文人,偏好李白那种仙气飘飘的风格。另一方面,也怪他写了许多针砭时事的诗歌。骂肃宗是阿斗,骂哥舒翰愚蠢,骂使臣不如强盗等等。这些都过于敏感。毕竟是骂过皇帝的人。因此即使他在中唐,名声渐渐起来了,也有人不愿意收录他的诗。

本来杜甫忧国忧民,替百姓发声,老百姓们应该会喜欢他。可惜诗集都是文人所作,在“名气”这回事上,古代底层老百姓基本说不上话。所以只有等他骂过的那个朝代彻底过去了,他才能大红。

好在杜甫一生中还曾当过两年的官,朋友和亲戚中多达官贵人,因此诗作才能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冯至《杜甫传》、《唐诗鉴赏辞典》、赵昌平 解《唐诗三百首》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