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护航脱贫攻坚 亮点连连看 | 消除“潜规则” 整治公益性岗位中的私利

2020-10-14新闻10

“老婆子,我去巡山了!”一大早,广安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村民周云建就赶到附近的果木基地。

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他除了巡路护林、监测林业病虫害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防火防灾。对于这份新工作,他格外珍惜。年过半百的他,原本在工厂当仓管员,经过2年多的努力,顺利摘下了“贫困帽”。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他失了业,一下子就面临返贫风险。

性格好强的他原想申请公益性岗位自力更生,却遇到了“潜规则”,即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居然沦为了当地干部的谋财平台,与他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其他多名贫困群众。

今年6月,市纪委监委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第三督查组在明察暗访时听到了相关反映,第一时间开展初步核查,通过查阅账目、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公益岗位申请流程、人员在岗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坐实了马架坪村村干部套取、克扣公益岗位补贴的事实。市纪委监委立即启动脱贫攻坚线索“快查快结”机制,严肃惩处了相关责任人。

护航脱贫攻坚 亮点连连看 | 消除“潜规则” 整治公益性岗位中的私利

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查看精准扶贫对象的公益性岗位上岗情况(杨洪野 摄)

不久,周云建成功当上了护林员,妻子则成为了一名环境治理保洁员。

“两口子一起打卡上班,咱也算是农村‘白领’了!”周云建开着玩笑道。

今年以来,除了老周两口子外,还有数百名精准扶贫对象走上了公益性岗位。为防止公益性岗位沦为部分党员干部“交友谋利”的工具,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联合市人社局、市扶贫开发局、各乡镇(街道),聚焦顶名替岗吃空饷、虚设公益性岗位以及岗位交叉重复等现象,全面开展专项整治。

在整治过程中,市纪委监委注重密织监督网,以公开阳光换社会公信力。除了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定期公开,还要求各乡镇定期将公益性岗位人员名单、岗位补贴等发放情况通过村民微信群进行公布,村民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对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岗位种类、合同及待遇、管理考核等进行线上监督,大大提高了监督力度及政策透明度。

目前,市纪委监委已对全市2183名精准扶贫对象的公益性岗位上岗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5名党员干部因违规套取、克扣公益性岗位补贴等违纪行为被严肃追责问责,为贫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7万余元。(作者:李家祥)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