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10日,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主力部队奉命出关(仅留27师在冀东整顿),配合八纵在绥中地区打响秋季战役。
正当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率九纵向绥中地区前进时,敌人提前开始了“打通锦承线”的计划,以93军的暂22师、暂50师由锦州向我热东建昌进犯。
东总遂决定,延缓破袭北宁路,令九纵兼程东进,配合八纵歼灭该敌。
九纵从遵化兼程东进,经冷口、青龙、建昌,于9月14日到达干沟地区。
这时八纵已在梨树沟门歼灭了敌暂50师,紧接着又在17日将敌暂22师两个团歼灭于杨家杖子。
陈诚闻讯大惊,急调49军直属队和79师、105师共1万余人向杨家杖子进攻,企图恢复锦承路,不料他们又被八纵阻击于杨家杖子。
陈诚唯恐49军被歼,又匆忙从锦西、兴城的三个师抽调了7个团的兵力,分三路策应49军,向杨家杖子进攻。
9月18日,冀察热辽前指程子华司令员签署命令,令九纵阻击锦西、兴城之援敌,配合八纵围歼敌49军。
接到战斗任务后,指战员们十分兴奋,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旺盛。
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及时提出了“打好出关第一大仗,为九纵增光,为冀东人民增光”的战斗口号,激励着整个纵队打好这一仗。
全纵上下都带着一种不甘落于人后的心情、决心打好这出关的第一大仗,将士们战斗热情十分高涨,纷纷请战。
詹才芳、李中权当即决定,26师赶至杨家杖子以东和东南的蜂蜜山、五岭山、孙家沟一线,阻击锦西、兴城之援敌;25师进占郭家屯、杂木河旧门一线,准备截歼溃逃的敌人。
在“打好出关第一大仗”口号的鼓舞下,九纵全体指战员斗志昂扬,不怕疲劳,三昼夜急行军300余里,于22日拂晓按时进入指定地区。
当九纵先头部队到达五岭山山顶时,敌人的先头部队也已经爬到了山腰。我军当即占领有利地形,突然开火,将敌人击退。
五岭山位于锦西至杨家杖子公路南侧,山高势险,可以控制周围高地和锦西援敌必经的锦杨公路,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
为此,敌人不惜一切代价,在疯狂的炮火及飞机的掩护下,动用7个团的兵力,轮番向我军阵地猛攻。
山头上硝烟弥漫,战斗进行得异常紧张和激烈,有些阵地出现了拉锯式的反复争夺之势。
以至于八纵司令员黄永胜一度都发生过动摇,他多次打电话给九纵26师师长肖全夫忧心忡忡地问:“老肖啊,你能不能顶住?”
肖全夫斩钉截铁地保证:“只要你们八纵能攻得下,我们九纵保证能守得住!”
黄永胜仍然不放心,对八纵政委刘道生说:“九纵这个部队我不大了解,大概是擅长游击作战,恐怕是守不住的,我们还是撤了吧!”
刘道生不同意撤出,说:“九纵同志再三保证,我们不跟他们商量就撤出战斗,这样不好。”
由于九纵指挥员再三保证守得住,程子华也坚持按原定部署作战,黄永胜才又决心打下去。
九纵的保证并不是空头支票。尽管全纵指战员打这样大规模的阵地战还是第一次,但在“打好出关第一大仗”这句口号的激励下,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
23日10时30分,敌人约3个团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向九纵阵地疯狂进攻,占领了部分前沿阵地。
坚守323.1高地的76团5连2排待敌进至30米时突然开火,毙伤敌90余人。
残余之敌继续猛扑,5连在4、6连配合下,英勇杀敌,弹药打完了,就用刺刀、枪托和石头打,先后打退了敌人由1个连至1个团的14次冲锋,大量杀伤了敌人,守住了阵地。
这场艰苦卓绝的五岭山阻击战进行了两天一夜,在我军的英勇抗击下,敌人被歼灭1000余人,却未能前进半步,从而为八纵全歼敌49军争取了时间。
23日黄昏,各路敌人遭我军严重打击后,又见杨家杖子49军已经覆灭,只好撤回锦西。
被困在杨家杖子、江家屯地区的敌49军残敌4000余人,在八纵的勇猛攻击下,溃退南逃,22日17时又遭到守候在郭家屯、杂木河旧门一线的九纵25师截歼。
25师全体指战员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连后勤人员都投入了战斗,75团1连的一名炊事员和司号员,用扁担、锄头作武器,先后俘敌30余名。
战至23日10时,除敌军长王铁汉等100余人逃窜外,4000余残敌全部就歼。
至此,敌人“打通锦承路”的计划宣告破产。
五岭山阻击战如今虽已鲜为人知,但它在东北我军历史上却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战斗是九纵出关后的第一仗,也是第一个大胜仗,仅九纵就歼敌近5000余人,缴获甚多,仅轻重机枪就有100多挺。
八、九两纵共歼敌万余人,荣获东北军委分会的嘉奖。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战斗意志,使纵队受到了大兵团运动战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