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的朝代更迭仿佛是在一开始就编织好的,无论一个朝代当年有多强大,最后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其他更加强大的势力取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历史而言,这其实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因为正是在这种权势的不断更迭下,中国古代社会才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处于动态的前进阶段。
当然,这从与清朝时期的对比之中,其实就可以看出。大清王朝正是因为无忧无虑的统治华夏大地两百多年,才会开始闭关锁国,最后造成整个华夏民族永远无法遗忘的伤痕。而在此前,由于朝代不断更迭,以及边境战争危机,促使中国人一直居安思危,才会一直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倒。
不过,我们对于朝代更迭的上述看法,其实是作为后辈之人,站在上帝视角进行的评述。而对于王朝的帝王而言,则是万劫不复的痛苦。
以一代创业楷模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的覆灭为例,明崇祯这个末代皇帝,在李自成攻入皇城之后,在极端懊悔和痛苦之下,为了仅剩的尊严,最终选择在身边太监的陪伴下,在煤山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帝王一生。
明崇祯,是否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我们其实无法客观评述,毕竟我们没有做过皇帝,不可能从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是明崇祯这最后自杀的行为,至少也表明了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有血性的男子汉。
不过,自明崇祯自杀,大明王朝彻底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也就结束了,之后建立起的大清王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起的第二个王朝。有些讽刺的是,朱元璋从元朝这一少数民族政权手中夺取了帝王之位,最后却被自己的后代又给丢给了少数民族手中。
不过,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明崇祯原本是有机会反杀李自成,不至于陷入自杀境地的。这一点,从明崇祯死前高呼的"明朝灭亡不是帝王之错,而是大臣之错"中,就可以窥得一二。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明崇祯手里其实还有一张王牌,这张王牌手握大明王朝八十万精兵,是大明王朝最后的有生力量。倘若当时这张王牌成功发挥了作用,那么李自成很有可能就是进城容易出城难了。
这张王牌,就是明朝大将左良玉。
那么,左良玉为何没有发挥出王牌该有的实力呢?他是救驾失败了还是救驾晚了呢?其实都不是,左良玉之所以没能救下崇祯皇帝,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而且还是崇祯皇帝多次乞求他,他都按兵不动,在最后崇祯皇帝开出一系列诱人条件后,他才决定出兵。可惜,还在路上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自杀了。
左良玉是与敌人勾结在一起了嘛?不然为何能做出这种事呢?但其实也不是。这位纠结帝,在路上得知自己的君主殉国之后,竟然还当着全军的面痛哭流涕,悲痛到无以复加,甚至还咳出了鲜血。
如果说左良玉是为了作秀,为了面子才这样的话,但他也并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大明王朝都已经灭亡了,也没有人在意他了。从这一方面来说,左良玉也是爱国的。
那么,为何他没有背叛国家,那么爱国,却在大明王朝生死存亡之际,握有重兵而不救援呢?这其实与他的身世和性格有关。
左良玉自幼便是一个孤儿,无父无母,只能蹭在叔叔家生活。但古时候贫苦之家哪有多余的粮食养其他人,他叔叔在左良玉稍微大些的时候便让他参军,不再养他。
小时候的这种成长环境,对于左良玉的性格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学过教育学的人都知道,人类个体的性格养成基本就是在他童年时期就形成了。而左良玉小时候颠沛流离,没有家的生活,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即使在成为大将军之后都仍然极度渴求安全感。
参军之后的左良玉遇到了人生贵人—侯恂,侯恂见到这个年轻人后,稍作了解,就知道此人很有能耐,便一路提拔他。左良玉也不负众望,在与战争狂人皇太极的对战中,一举打败了他。
在受到未及时救驾的影响,左良玉也倍受煎熬。但他的操作总是令人防不胜防—之后南明建立,左良玉非但没有一致对外,还内战消耗了自身力量,间接导致南明政府败亡。
要怪只怪,左良玉童年的影响太大,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他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最后造成这种结局。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