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睢县:以水为墨描绘文旅发展新蓝图

2020-10-14新闻6

睢县:以水为墨描绘文旅发展新蓝图

水,赋予中原水城睢县以灵魂,中原水城名副其实。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睢县美,美在一湖水;水,为睢县文旅产业赋予了灵魂。

以北湖为中心,铁佛寺湖、苏子湖、濯锦湖、恒山湖、甘菊湖、凤凰湖等六个卫星湖构成了中原水城架构,总面积为15.6平方公里,湖水水质洁净。

“十三五”期间,睢县以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为主要载体,打造“水城文化、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文化旅游品牌,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区域竞争的新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提升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围绕打造“中原生态文化名城”这一主线,睢县先后投资近2亿元,改造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成了北湖公园、凤凰湖广场、甘菊湖广场等休闲场所,全面整修了环湖道路,实施了北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了万米文化长廊,先后启动打造了襄园景点、凤凰湖、甘菊湖和恒山湖、铁佛寺湖湿地公园,景区规模逐步壮大,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相继被授予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水利风景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中国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已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大旅游大开发战略之中。

惠济河是贯穿该县的最大最长河流,沿河两岸着力打造出百里画廊,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撒网垂钓一步一景;相继打造出惠济河沿岸的惠济文化大观园、农民绘画村土楼、水乡新星吴庄村;在申家沟沿岸打造出梦里水乡保庙村和云腾风情小镇等水乡景观带。

文化是景点的“灵魂”。承载于睢县生态美景之中的恰恰是睢县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文物古迹众多,可谓“处处引胜境、步步有文化”。

在北湖景区新建铁人广场,沿北湖四周建设游泳、跑步、自行车等动感元素景观小品,大力弘扬拼搏向上、坚韧不拔的铁人精神;投资兴建了占地面积60余亩的宋襄公望母台,大力弘扬忠孝仁义、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依托睢县历史人物、清初理学大师汤斌,修建完善了汤斌祠,大力弘扬尚俭戒奢、崇廉拒腐的汤斌精神;为纪念睢县籍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任长霞,投资建成长霞广场,大力弘扬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长霞精神;依托睢县革命历史,建成睢杞战役纪念馆,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同时,着力挖掘襄园、望母台、乾明文化园、苏金伞纪念馆等10余处文化旅游景点,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该县还依托睢水(水族)文化、嫘祖文化、圣贤文化等睢县特色文化以及深挖孔子游匡、泓水之战等历史典故,深入展开考古、文化研究;着力打造首止春耕、国保文物宋代圣寿寺塔、平岗无忧寺塔、抗日联合革命政府旧址、刘庄平民夜校、榆厢森林公园等“一乡一品”乡村文化历史旅游线、红色旅游线和自然风光旅游线。

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生态、旅游等各种涉农资金,加大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目前,该县已打造出云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河堤大樱桃种植基地、潮庄芦笋小镇等集观光旅游、生态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原水城”旅游新品牌以及乔寨村、吴庄村、土楼村等集民间文学、传统工艺、民俗民宿为一体的康养基地。

据统计,2019年全县相关产业企业84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家,志明文化传媒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基地”、中宇马具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出口基地,文化企业收入1.5亿元。接待各类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万元。

#睢县#文化#水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