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代皇帝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皇帝锦衣玉食,为何寿命却如此短?
从秦始皇到溥仪,两千多年的历史当中,生卒年分可查的皇帝共有两百人左右,然而这些帝王的平均寿命却仅仅只有39.2岁。古代皇权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那么锦衣玉食的他们,为何平均寿命如此之低呢?我想无非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之一:工作量大,劳累过度
受文艺作品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皇帝每天的工作其实很简单,从而使其有足够多的时间游山玩水、谈情说爱,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以清朝为例,皇帝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然后去给长辈请安,接着便要开始早读,七点开始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则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上午九点半开始,便是早朝时间,早朝一般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后便是午饭时间。午饭过后,再次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短暂休息时间。下午,如果早朝事情未能处理完成,还要接着上午朝,或者召见大臣商议事情。
之后,便是处理奏折,古代奏折往往极为冗长,即使是一份简单的请安奏折,也能写上一大堆,而且这些奏折往往必须当天处理完成,否则第二天新的奏章到来之后,越积越多反而更为麻烦。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每天便要批阅120斤的竹简;又如明太祖朱元璋,每天则要批阅奏章两百余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如上所述,除了少数懂得享受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的生活不仅极为枯燥乏味,且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那些比较负责任的皇帝,熬夜几乎就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身体如何能够吃得消。
原因之二:习惯不好,纵欲过度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拥有着绝对的权力,而这也导致相当部分的皇帝,生活习惯极为糟糕,纵欲过度乃是常见现象,长此以往皇帝的身体自然也就垮掉了。
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纵欲过度的一个典型就是美色,提到皇帝的后宫,我们常常想到的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和“后宫佳丽三千人”,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也足以证明皇帝后宫的庞大。例如晋武帝司马炎便多次从民间选拔美女,后宫多达万人以上。又如北周宇文赟更是创造了五后并立的奇迹,而汉成帝刘骜更是死在了赵合德怀里。
除了美色之外,有的皇帝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致命癖好,其中最多的便是嗜酒如命,例如北齐文宣帝高洋,这家伙嗜酒如命,不仅常常喝酒,而且每次都是喝的酩酊大醉。又如辽穆宗耶律璟,他不仅常常跑到臣子家中喝酒,甚至还会换上便装跑到酒肆放纵狂饮。
还有就是追求长生、服食丹药,这样的皇帝同样不在少数,而古代那些丹药之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甚至是重金属,长期服用之下,自然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原因之三:权力博弈,惨遭谋害
正因皇帝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觊觎皇位者不在少数,而有不少的皇帝,就是死在了这种权力博弈之中。而这种权力博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外部的政变,另一种则来自于内部的权力更替。
古代时期,为了夺取皇位,政变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大一统王朝或许还好,政变大多以失败告终,而乱世的情况则更为严重,不少帝王都死于各种政变之中,例如成哀帝李班,在位仅116天便被堂弟李越所杀;又如汉赵隐帝刘粲,在位仅22天便因叛乱被杀;再如后赵石遵,在位仅183天,便被权臣冉闵所杀。
而除了外部政变之外,内部的权力更替也会造成皇帝死亡,尤其是在权臣或宦官当政期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杀死皇帝者,同样并不少见。例如唐敬宗李湛,在位仅三年便被宦官刘克明等所弑,年仅十七岁;又如唐文宗李昂,甘露之变后成为傀儡郁郁而终,年仅32岁。
虽然历代皇帝对政变之事都防范甚严,但仍然无法彻底杜绝人们对权力的渴望,因此历朝历代死于各种政变和权力更替的皇帝,仍然不在少数。
原因之四:医疗落后,疾病夭折
古代由于医疗条件较为落后,虽然皇帝有专门的御医进行诊治,但面对一些疑难杂症,仍然束手无策。同时,也有不少的皇帝,因各种疾病而夭折。
古代皇帝由于生活优渥,再加上活动量普遍偏小,因此患上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概率相当高。即使是现在,对于心脑血管类疾病尚且很难予以根治,更何况是古代,而从现代医疗分析来看,古代暴病而亡的皇帝中,有不少都是死于此类疾病。至于天花等各种恶性疾病,古代更是根本毫无办法。
此外,由于古代医疗手段较为落后的原因,儿童的夭折率相当的高,皇室同样如此。例如汉殇帝刘隆,刚满白天继位,在位仅220天便夭折,死时还不足一岁。又如汉冲帝刘炳,继位时年仅两岁,在位仅148天便夭折,年仅三岁。
死于疾病的皇帝还好,毕竟有的年龄已经相当大了,对于皇帝平均寿命的影响或许有,但还不至于太大,而那些夭折的皇帝,则无疑将皇帝的平均寿命拉低了很多。
如上所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古代有太多皇帝死于非命或过于早逝,本人粗略统计了下,古代在位不足一年的皇帝,便多达41位。也正因如此,古代高寿的皇帝相当少,平均寿命较低,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