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阳10月13日电 (记者程焕)记者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12日召开的赤水河贵州环保行情况通报会上获悉:贵州将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构建省际跨区域生态保护共治格局等措施,提升赤水河流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
9月14—18日,由贵州省人大环资委委员、部分咨询专家和人大代表组成的检查组,经云贵川三省8个县(市、区),对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情况进行巡察。检查组了解到,经过多年治理,赤水河全流域Ⅴ类及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贵州段总体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通报会指出,赤水河流域沿岸污水处理厂管网不健全、污水收集率偏低、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仍然存在。通报会要求,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赤水河流域环境质量;划定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4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