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属于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新阶段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95.68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1809户196348人。2014至2019年,164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1.94%下降到零发生,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4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7月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抽查。脱贫摘帽后,大方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聚焦组织领导,构建责任体系
抓政治责任,明攻坚方向。坚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排部署;坚持逢会必谈脱贫攻坚、基层调研突出脱贫攻坚。不断增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党委统揽,建攻坚体系。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继续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指挥长,县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兼任主任;乡级指挥部由联系乡(镇、街道)的副县级领导任指挥长;村级指挥所由副科级以上领导任指挥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指挥部会议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秋决战”“五个专项治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抓政策设计,促精准发力。对照省委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等,结合实际制定《大方县贫困县退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方案》《大方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大方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工作方案》《大方县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确保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更有针对性。
聚焦攻坚合力,构建帮扶体系
广黔同心,抓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观念互通、人员互动、作风互鉴、技术互学、产业互补、共同发展,不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选派104名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互派挂职,天河区帮助培训大方党政干部2期230人、教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16期2113人。广州市财政援助资金3259.84万元、捐款捐物折款888.6万元,实施教育、医疗等扶贫项目13个。天河区6个街道、51家企业和商(协)会、63所学校、15所医院分别与我县6个乡镇、47个贫困村、73所学校、28所医院结对帮扶。
党派同心,抓实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农工党中央累计组织95批1294人次赴大方县开展考察调研;累计引进帮扶资金1.12亿元,捐赠帮扶资金及物资2036万元。帮助培训党政干部406人次、医务人员2465人次、教师231人次,销售农产品494万元,援建4所学校(食堂),资助贫困学生506名,“送医上门”服务群众3187人次,救助白内障、颌面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4人。完成“乌蒙山泉小龙虾”建养销产业链打造,投入资金1864万元实施“同心圆博爱家园”项目。
政企同心,抓实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在确保援建各项工程完工基础上,主要围绕发展产业、易地搬迁、吸纳就业、教育资助、生活保障等帮扶措施落实,恒大医院办医,奢香古镇商业街包装推介,蔬菜大棚维修维护,农特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后续支持,帮助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援建项目长效作用。
干群同心,抓实社会各界自发帮扶。县内335家企业与277个村结对帮扶,累计捐款2488.04万元;2019年“扶贫日”干部捐款104万元;县政协发起“政协委员爱心之家”活动,每名委员每天捐资1元钱用于脱贫攻坚。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扶贫事业,通过捐款捐物、不索赔偿、投工投劳等方式,推动扶贫工程项目快速建成。
聚焦监督监管,构建管理体系
提升干部能力。2014年以来,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脱贫攻坚大讲习大培训”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平台培训干部17.2万人次,开展县级脱贫攻坚干部培训138期7.64万人次,印发《脱贫攻坚政策汇编》等各类资料10万余份,采取闭卷考试、电话抽查等形式,促进各级干部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学习和把握。
严格督查考核。2018至2019年下发督办整改通知480期,通报乡镇253个次、县直单位51个次,约谈问责干部76人;对工作滞后乡镇,采取选派县级干部履行党委第一书记职责、派驻工作组等方式进行强力推进。
严肃监督执纪。构建县委巡察监督、纪委专职监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民生监督等多渠道监督方式为一体的监督体系,深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2014年以来,共立案913件,党政纪处分1018人,问责科级干部182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以强有力的督查问责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提升工作效能,确保脱贫成色。(吴贵荣 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