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作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试述如何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 我国新环保法的亮点

2020-07-21知识5

2019年两会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亮点 一、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目前,在全国282个设区的市中,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有49个,尚没有地方立法权的共计233个。初次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拟赋予282个设区的。新的环保法有几个之最 5个之最:(1)审议次数最多;(2)公众参与之最;(3)环保部门反映最强烈;(4)立法内容之最;(5)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亮点之一是由泛泛保护转向划定生态红线 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亮点(127):亮点一:立法目的与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充分体现新时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亮点二:突出环境法主体的环境保护义务;加强了环境保护宣传,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1.新环保法强化了保护环境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明确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义务保护环境;2.强化了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以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3.将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世界环境日写入法律。亮点三:新法要求政府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并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亮点四:新法完善环境管理基本制度,以保护改善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规范了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完善了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衔接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补充了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了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亮点五:确立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亮点六:新法明确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亮点七:新法加强了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亮点八:对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了专章规定。亮点九: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地位亮点十:赋予环保部门。作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试述如何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 一是坚持从严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首先,对企业日常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和排污费征收按照企业规模实行条块管理;对重污染企业和新、改、扩建项目由局领导专管、执法人员专人负责、实行专项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有效的管控作用.其次,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凡是符合立案条件的,我们都及时依法立案查处,对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充分发挥法律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二是坚持准入条件,严把环保审批关。在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受理及审批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落实“四个不批”(即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三是坚持特事特办,认真承办人大、政协提案和建议.人大、政协提案和建议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通常都是群众普遍关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突出问题,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新《环保法》的实行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新法从环保违法处罚力度、监管部门相关责任、公众参与及环境知情权、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可谓“史上最严”。1、责令不改的将按日罚款新《环保法》。如何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转载以下资料,仅供参考: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从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的观念,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所在,把职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自觉自愿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规程,贵在贯彻落实。要做好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关键,有了制度职工上岗操作时才有章可依,有据可循。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39663266各类制度都是以往的经验和教训的累积,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安全生产。三、生产职工要做到“四勤”,安全工作就有了保障。“四勤”指“眼勤、手勤、脑勤、嘴勤”。实业公司厂点多,工种繁杂,像机修、铸造等生产品种多、工艺复杂,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多动脑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会避免一切安全隐患,使事故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保障了安全生产。四、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要利用。说说新环保法五大亮点 新环保法五大亮点:亮点一:新举措—建立公共检测预警机制谈到环境保护,公众最为关心的就是对雾霾的治理。近年来,以雾霾为首的恶劣天气增多,雾霾成为了一些城市的最大。新广告法的亮点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污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