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专家学者共议“标准保护地球” 呼吁建立“标准的标准”

2020-10-14新闻7

专家学者共议“标准保护地球” 呼吁建立“标准的标准”

中新网湖州10月14日电(记者 胡亦心)国际标准作为国际推荐的技术性制度工具,已经成为国际规则的重要表现形式。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将2020年“国际标准日”主题确定为“标准保护地球”,呼吁人们使用标准来指导具体行动,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

13日,浙江省“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暨地理信息标准创新论坛在浙江德清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标准保护地球”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共议“标准保护地球” 呼吁建立“标准的标准”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陈自力分享观点。 中新社记者胡亦心 摄

标准成全球治理有效工具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陈自力说,当前,国际标准已突破传统的工业领域,拓展至气候变化、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模式中越来越成为“优先工具”。

标准支撑地球可持续发展,已有国际经验。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号召要综合协调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同推动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在联合国的号召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依托其730余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项目组总结世界各国最佳规则和实践,从技术解决方案、组织过程和程序系统,对应性、支持性地形成6500余项ISO标准,给世界各国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各国在治理体系、治理制度、治理方式上很难形成共识,而标准是利益相关方协商一致的产物,能较好的反映各方利益诉求,选用标准作为共同治理工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陈自力解释说。

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马林聪表示,标准化有促进科学进步、规范社会治理、支撑产业发展、便利经贸往来的作用,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正发生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高技术创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标准支撑。

建立“标准的标准”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入,各类相关支撑标准也在不断增多。但标准过多,尤其是缺乏统一标准,增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辨的难度,并且难以衡量其对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联盟(ISEAL)应运而生,希望建立“标准的标准”。

“当前,产品标准和各国家标准比较多,彼此不统一、不互认,这在跨国贸易中容易出现问题。”马林聪解释说,如中国的口罩出口,需要他国进行产品检测、政府审批,耽误很多时间,如果在疫情之前,各国就有很好的产品标准互认体系,国际贸易就会很顺畅,“标准的‘标准化’能促进贸易的便利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以对地观测与地理信息的标准化为例,遥感对地观测有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四个主要节点,其中每一个节点的各项具体操作都需要标准支撑。

“具有基础性、共性特征的内容和操作的标准化有助于保持内容上的一致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进而保障操作结果的质量和可重复性,提高内容和操作的共享程度。”龚健雅表示,关键节点和相关操作的标准化有助于加速数据从获取到应用的效率,同时可有效保障数据质量。

马林聪说,标准是“基础”,我们需要完善标准体系里面所涉及到的“标准”,不断跟踪国际动态,在企业标准层面下功夫,通过提高标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梁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