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 托妮 莫里森简介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2020-07-21知识5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凭本事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莫里森一直活跃在公共生活中,经常接受采访,对政治时事发表评论,也在持续不断地写作。关于托妮?莫里森的生平介绍有哪些? 托妮?莫里森(1931年—),美国 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如《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 歌》等作品均是描写美国黑人生活的优秀作 品,作品文笔细腻。急求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英文简介.150字. 略多.Beloved is a novel by the American writer Toni Morrison,published in 1987.Set in 1873 just after the American Civil War(1861–1865),it is based on the story of the African-American slave,Margare.托妮·莫里森的写作风格 自我追寻是莫里森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正如非洲和美国在地理上分离的一样,非洲美国人的自由也是断裂的。一方面,渴望加入美国主流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身的黑人文化传统。因此,总是在自我和异化之间痛苦地挣扎着。这里黑人自我异化主要由于自我与自身文化传统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忘记过去,历史和母亲缺席等)和白人世界中主流文化对黑人文化渗透和颠覆造成的,而莫里森的小说旨在修复黑人文化,文化传播的断裂及持续性中黑人自我的异化。同时小说家本人也在警示他们:无论怎样都不要离开黑人社区。在莫里森看来离开黑人社区越远也就越危险。因为黑人的自追寻和实现从来不是孤立的,总是要和所处的黑人团体相联系的,离开了这个团体,个体就会孤立无依,并且可能会丧命,更谈不上追寻了。追寻不但不能离开黑人社区,而且还不能脱离过去-历史。对莫里森而言,黑人的过去是黑人无法割断的纽带,过去是黑人文化精髓的宝库,只有回归过去才能找到黑人灵魂的寄托。这里“过去”,在莫里森的笔下,既包括非洲也包括旧南方,而旧南方也和非洲一样,是指黑人传统。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或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过于疲惫,或是误以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自由,或是面临着被白人。托妮·莫里森的介绍 美国黑人女小说家。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苏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和《黑婴》(1981)等。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全书”。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方面。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最蓝的眼睛#小说#托妮·莫里森#复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