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元古代泛大洋盆地 黑云角石英片岩构造

2020-10-14知识25

构造单元划分 近年来,北祁连造山带中段构造格局已被众多学者所关注并进行了研讨(王荃等,1976;肖序常等,1978;吴汉泉,1980;吴汉泉等,1991;左国朝等,1987,1997;冯益民等,l992;许志琴等,l994;赵生贵,1996;葛肖虹等,l999),但对西段构造特征探讨较少。左国朝等(1997,2002)提出北祁连造山带以宗宾大坂转换断层为界将北祁连造山带两侧分为中、西两部分,它们除了在构造演化上有区别外,在成矿作用上也有所不同。与中段有别的是在西段的构造格局上存在着众多的大小不一的陆壳残块群,它们的主体是由前长城系北大河群组成。其次在镜铁山和托来山北坡分布着由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浅变质岩所组成的陆壳残块,它们被镶嵌在北大河群中。左国朝等(2002)编制了北祁连中、西段大地构造略图(图1-2)。揭示出西段的中西两地段构造格局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这些陆壳残块有关特征的构造-地层面貌。上述陆壳残块在西段分布有5个构造-地层填图单位(见图1-2中①⑩②③④)。这5个构造-地层填图单位是晋宁期元古宇在统一陆壳基底上经裂解后,形成正形隆起构造单元,制约着北祁连西段加里东期构造演化,而它们本身又记录了北祁连西段元古宙构造演化史(毛景文等,2003)。图1-2 北祁连中西段。

古元古代泛大洋盆地 黑云角石英片岩构造

“岩群—岩组—岩段”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1.野外填图及图面表达方法“岩群—岩组—岩段”分别对应正常沉积岩区的“群—组—段”,因此其命名原则和方法与“群—组—段”基本一致。填图工作尽可能要求把每一岩石类型都填到图上,但受到填图比例尺的限制,图上无法表达太薄的或规模太小的岩层,因此只有具一定厚度的岩层才可能作为填图单位,这就是填图单位的可填性。每一填图单位与相邻的填图单位具有明显的,能为野外填图所掌握的岩性差异,在两者之间可以通过一条界线予以区分,这就是填图单位的可分性。其可分性表现为填图单位的总体岩性差别,具有野外可鉴别的明显的原生或再造地质界面,或具有特征性的分界岩性层(如标志层)等。2.填图单位岩性组合的基本类型单一岩石单位 是由一种岩石类型所构成,可以是一个大的笼统的包括若干次一级岩石类型在内的岩类,如石英岩类、千枚岩类、黑云变粒岩类;也可以是更进一步细分的小岩类,如粗粒长石石英岩、细粒石英岩,灰黑色条带千枚岩、紫红色千枚岩等。复合岩石单位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组成的填图单位。进一步可分为互层型、夹层型、韵律层型三种。互层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厚度接近岩石组合而成,如板岩、石英岩互层,黑云变粒岩、浅粒岩、斜长角。

古元古代泛大洋盆地 黑云角石英片岩构造

石英片岩怎样描述 石英片岩(quartz schist)是一种含石英较多的具片状构造的区域变质岩石。主要由石英、酸性斜长石、绢云母、绿泥石或白云母、黑云母等组成,其中石英和长石的含量大于50%(长石含量小于25%)。它与一般片岩的区别是石英含量较多,与片麻岩的区别是其中的长石含量小于石英,而片麻岩中的长石含量则大于石英。石英片岩可根据其中片状矿物的种类详细命名,如绢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等。它们是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经中低级变质作用的产物。

古元古代泛大洋盆地 黑云角石英片岩构造

 基底岩石组合特征 本区是我国太古宙变质岩主要分布区之一。太古宙变质岩主要是片麻岩-麻粒岩和花岗岩-绿岩两类岩石组合。一、遵化深变质花岗岩-绿岩区该区范围西起遵化跑马场,向东经马兰峪、金厂峪、八道河至青龙,东西延长近150km,南北宽20~40km。区内分布着一套深变质岩石,其北界和南界均为中元古界沉积岩盖层,东部边界是呈北北东向的青龙河花岗岩-绿岩区。该区主要由变质深成侵入岩和表壳岩组成(图1-1)。各类变质深成侵入岩约占全区岩石总量的40%,变质表壳岩约60%。由于深成岩的侵位和强烈的变形改造,使变质表壳岩分布不连续,除少数地段有较大规模分布外,多数呈露头尺度的包体,不均匀的分布在长英质片麻岩内,难以建立完整的地层系统。图1-1 冀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略图(据耿元生,1998,有修改)遵化岩群(本区的变质表壳岩)主要为透辉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有时夹有磁铁石英岩,在金厂峪与青山口以北的上营至金龙峪一带在变质深成侵入岩中还见少量的石榴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在不同地段的岩石组合有一定的差别,在遵化清东陵至迁西龙湾一带的变质表壳岩包体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含有少量的角闪岩、角闪二辉岩、蛇纹石化角闪橄榄岩及条。

#变质岩#地层划分#片麻岩#石英石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