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2020-10-14新闻6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哥哥手里接过了一个巨烂无比的烂摊子。

国家内忧外患,朝廷内部有奸贼魏忠贤,民间有如遍地狼烟的暴动起义,关外,女真八旗更是虎视眈眈。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朝堂上的扯皮大战

好不容易,崇祯帝依靠他的智慧解决掉了不可一世的大太监魏忠贤,将阉党势力从朝堂上清除了出去。

崇祯皇帝坐到了龙椅上,想着好好喘一口气,现在组织内部的大毒瘤已经清除了,可以专心对付起义军和关外的八旗兵了。

对付这两股势力,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打仗,打赢了就可以回归太平。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打仗一要粮草,二就是要钱。

崇祯帝就在堂上找下面的大臣们要钱,但是却碰到了铁壁一般的阻力,碰的崇祯帝头破血流。

虽然阉党被清除干净了,但是另一股势力却崛起了,那就是东林党人。

在对抗阉党的斗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的东林党人,此时作为胜利者攫取了朝廷大部分的权柄,并将党争的战火在朝堂上熊熊燃烧起来。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崇祯问大臣们要钱,东林党人说没钱,找各种理由搪塞。

东林党人搪塞,崇祯就开始推敲,这里算算,那里算算,算来算去是有钱的。

这下把东林党人逼急了,反问崇祯皇帝:陛下,您内帑有那么多的钱,何不也拿出一部分来发军饷呢?

于是,崇祯皇帝开始说自己没钱,东林党人追问,崇祯皇帝找各种理由搪塞,东林党人再问,崇祯皇帝干脆不说话了。

东林党人看皇帝不说话了,便神气了。

从此以后,只要崇祯皇帝就财政问题发难,东林党人就用皇帝的私房钱这一招,每次都堵的崇祯皇帝无话可说。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东林党人的钱

东林党人到底有没有钱?

答案是肯定的,东林党人当然有钱,不但国库有些钱,东林党人自己也有钱。

中国历代都是农业立国,同理,居于阶级最顶层的自然是地主阶级。

这里面,地主阶层也分为好几层。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自然是皇帝,到了明朝,也就是朱元璋他们老朱家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顶级地主下面是一串的大地主。

这些大地主不是别人,正是在朝上掌握权柄的士大夫们,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就是以人多势众的东林党为主的大地主了。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国家以农业立国,朝廷的主要税收自然就来自于土地,同理,土地越多的,交的税就应该是越多。

但是实际操作的却不是这样,历朝历代,那些士大夫们仗着自己手里的权力,总是会千方百计的推卸自己交税的义务。

而越是到朝代末期,土地兼并都越严重,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的大地主手里,但是这部分税却收不上来,随着兼并现象的日趋严重,朝廷能收上来的税款越来越少,所有的税赋都摊到了农民头上,农民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交的税却越来越多。

最终,农民饭都吃不饱,眼看要饿死了,只好起来造反,朝廷要平叛镇压,就要增加军费,这些钱继续摊到剩下的农民头上,直到把大家都逼反了为止。

不单单明朝,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这么灭亡的。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既然有钱,东林党人为什么要说自己没钱?

因为东林党人不想拿钱出来,前面说过了,东林党人是代表着大地主阶级的,他们手上拥有大量的地产,却不缴税,他们不缴税,朝廷自然就没钱。

朝廷想要有钱,就得从东林党人口袋里掏钱了,于是东林党人一口咬定没钱,没钱,就是没钱!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李琎的建议

当时有一个事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原因。

有个官员叫李琎,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朝廷出面,号召富户们出钱,帮助帝国渡过眼前的危机。

出钱怎么出呢?无非就是根据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小,家里人头数目,去按比例摊派嘛。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结果,建议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东林党人的凶猛对抗。

东林党头目钱士升就反应很激烈,他跳出来指着李琎骂道:

"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

什么叫乱本,就是动摇国本,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旦落实了,那就是不亚于谋逆的大罪。

钱士升气急败坏,要将李琎以动摇国本罪论处。

李琎不过是提个建议,为什么东林党人钱士升要杀李琎而后快呢?

其实钱士升的话里,有一半是他的真实意图,也是现实情况。

那就是那个"本"字,其实没有错,那时候的大明帝国,国本就是他们东林党人这些大地主阶级。

只是乱本这个说法就是张冠李戴,满口胡邹了。

动摇的不是国本,而是钱士升他们这些士大夫们的本钱啊,让富户出钱,就是在东林党人身上拔毛啊,这怎么能不让他们一跳三尺高呢!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李琎的建议,在钱士升的眼里,就是鼓动皇帝来抢钱的强盗,自然要一口气打压到底了。

钱士升的建议得到了很多官员的支持,当然主要就是东林党人的支持了。

崇祯皇帝再一次不说话了。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关键时刻,首辅温体仁站出来为皇帝解难,打了个圆场,他说陛下啊,李琎的话虽然不是很对,但是您要学习万历皇帝啊。

万历皇帝很多年都不上朝,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下面的大臣们为了各种事情吵,甚至和皇帝吵,但是皇帝很有风度,再不高兴也没有惩罚说话的人,这就叫言者无罪了。

温体仁的话其实没有错,但是东林党人可不这么认为,这帮人真的很霸道,很野蛮,很不讲理!

他们允许自己在堂上喋喋不休,甚至对皇帝说些大不敬的话,却不许别人说三道四,多说一个字也不行!

东林党人当时就再次气炸了,闹哄哄要求皇帝把温体仁连带李琎一起惩办了。

那个钱士升还威胁崇祯皇帝,如果皇帝不惩办温体仁和李琎,他钱士升就辞官!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崇祯不是个好脾气的皇帝,本来看着把朝堂吵的跟菜市场似的东林党就头大,你老钱居然还来辞官这一套。

滚!现在就给朕滚!

崇祯皇帝毫不犹豫,放钱士升回家。

没话说,钱士升当天就滚了出去。

但是这事情可没完,东林党不但擅长口诛,还擅长笔伐。

后世史书关于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一堆的负面评价,把明朝亡国的责任都推给崇祯和温体仁,很大原因就是在这里了。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皇帝的内帑

在古代,虽然说全天下的财富都是皇帝的,但事实上,皇帝在用钱时,还是分好几个口袋往外掏的。

国库的钱,是用于国家建设,军队发饷的。

皇帝的日常开支,包括宫里那些宫女太监的工资奖金,都不能从国库出,而要从内帑出。

内帑就是皇帝私人的小金库,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私房钱。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崇祯皇帝的内帑到底有没有钱?

我认为崇祯皇帝的内帑是有钱的,因为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据说从宫里搜出3700万白银。

这个数字我觉得有很大的水分,但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内帑里确实有钱。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那么皇帝为什么不肯拿出内帑的钱去发军饷呢?

我认为主要是几个原因:

其一就是内帑的钱太少了,根本不够。

军饷是一笔大数目,尤其是到了明末,由于要用到军队的地方实在太多,为了让士兵肯尽心卖力,军饷水涨船高,这笔庞大的花费不是崇祯皇帝的私房钱可以承受的。

其二就是怕乱了规矩。

发军饷本就是应该从国库支取的项目,崇祯皇帝不相信国库没钱,国库没钱就是因为税没收上来,只要把税收上来就有钱了。

如果由皇帝从私房钱里拿出钱来付军饷,那么以后所有的花费都要皇帝自己掏腰包了,这就乱了规矩了,所以崇祯皇帝不说话,不能答应这个事儿。

其三就是为了皇帝的权威。

东林党人这么嚣张,如果崇祯皇帝再从内帑里把钱拿出来掏了,那以后他这个皇帝也别干了,被架空是迟早的事。

明朝,在朱元璋的策划下,制定了一系列细化官员权力的组织制度,在分化了官员权力,防止专权的同时,其实也极大的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因此明代的皇帝,尤其是后面的几任皇帝,往往当的很不痛快,因为不自由啊。

东林党人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一个党派,这样就把被分化的权力给重新集中起来了,因此东林党人势力很大,皇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崇祯尽管没法除掉东林党人,却也要尽力维护自己皇帝的权威,所以,崇祯皇帝不能同意从自己的内帑里出钱发军饷。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结语

这事情到了后来,就僵在那了。

东林党人拒不执行皇帝的命令,百般推诿甚至反击皇帝,皇帝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作让步。

明帝国就在这样毫无意义的扯皮当中,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明末,东林党人让崇祯皇帝拿出私房钱来发军饷,皇帝为什么不肯?

所谓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明帝国崩塌之后,那些东林党人也在与满洲八旗兵的对抗中灰飞烟灭了。

君子舍生取义,君子群而不党,这些见利忘义,结党争利的人,不过是真小人,假君子罢了。

#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