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沧浪诗话如今人之治经 综合来看,李白和杜甫谁在历史上影响和成就更高?

2020-10-14知识5

<沧浪诗话·诗辨>全篇翻译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入晚唐者,晚唐人诗亦有一二可入盛唐者,要当论其大概耳。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人命题言语亦自不同,杂古人之集而观之,不必见诗,望其题引而知其为唐人今人矣。大历之诗高者尚未识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晚唐之下者亦随野孤外道鬼窟中。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籍嗣宗外,惟左太冲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颜不如鲍,鲍不如谢,文中子独取颜非也。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

沧浪诗话如今人之治经 综合来看,李白和杜甫谁在历史上影响和成就更高?

怎么能更好的写好古典诗词? 首先,拥有一颗诗心,在笔者看来,诗心者,赤子之心也,简而言之,真善美也!要想写好诗,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次,我们要知道世间虽无可废之言,但诗还是有高低之分的。我们学习写诗的时候,入门要正—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借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所以,要想正确认识诗,从《诗经大序》、《沧浪诗话》、《文心雕龙》开始,然后熟读古诗十九首,乐府,汉魏。

沧浪诗话如今人之治经 综合来看,李白和杜甫谁在历史上影响和成就更高?

沧浪诗话的作品赏析 严羽的诗歌理论,集中在他所撰写的《沧浪诗话》里。另有《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一文,扼要地说明他的论诗宗旨,可以作为“诗话”来参看。所以一般刻本常将此文附刊于《诗话》之后,充当作者自序。《沧浪诗话》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章,合为一卷。“诗辨”阐述理论观点,是整个《诗话》的总纲。“诗体”探讨诗歌的体制、风格和流派;“诗法”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基本观点。“考证”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篇章、写作年代和撰人进行考辨,比较琐碎,偶尔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思想。五个部分互有联系,合成一部体系严整的诗歌理论著作,在诗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正由于此,它受到世人的普遍重视。1244年(宋理宗淳佑四年)刊行的诗话汇编《诗人玉屑》中,曾将它的内容全部采录。历代刊刻《沧浪吟卷》,也大多同时收录《诗话》。另有单行刻本,并被辑入多种丛书中,成为研究中国诗学的基本读物。为它作注释的,有清人胡鉴《沧浪诗话注》、王玮庆《沧浪诗话补注》、近人胡才甫《沧浪诗话笺注》和今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以最后一种最为严谨丰富。《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它。

沧浪诗话如今人之治经 综合来看,李白和杜甫谁在历史上影响和成就更高?

林黛玉为何最不喜李义山的诗? 蟹@孔鲤 妖。这个问题看着简单,其实是很复杂的,涉及到中国诗的历史中两种迥异的艺术理念的冲突。在开…

林黛玉为何最不喜李义山的诗? 红楼中有一回写到大观园姐妹们并宝玉一同乘船,林黛玉看到湖中残荷被人除去,便道“我最不喜李义山的诗,…

形容“读书人缺乏阅历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一知半解、白面儒冠、初出茅庐、纸上谈兵、不经世故一、一知半解1、释义: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2、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译:虽然了解但是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二、白面儒冠1、释义: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2、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译: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已经无人问津,此生只羡慕做官的人。三、初出茅庐1、释义:东汉末,诸葛亮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他在襄阳住的茅屋,去当刘备的军师。首战设奇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译:吓破了曹操的胆,这是出山的第一次胜战。四、纸上谈兵1、释义: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2、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五、不经世故1、释义: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2、出处:近代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最好再加上,文中“某士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原文: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相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

#文化#读书#沧浪诗话#唐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