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互联网圆了汉服的“破圈梦”

2020-10-14新闻15

作者:杨娜(知名华服文化传播者)

小时候,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汉族没有传统民族服饰呢?时代进步了,我们就只穿西式时装了吗?可为什么其他民族服装就是传统的象征,作为礼仪服装保留至今呢?然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互联网圆了汉服的“破圈梦”

华服文化传播者杨娜 资料图片

直到2006年的一天,我偶然在论坛里看到一篇关于“汉服”的帖子。汉服,全称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它就是我苦苦找寻了十余年的那件民族服饰,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它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了。后来我疯狂在网络上寻找有关汉服的内容,想知道这件衣裳的背后承载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自发地在为这件衣裳的推广而付出努力。那时的我虽然不明白,但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也要加入他们,因为这是我失散多年的汉家衣裳。

大学毕业后,我出国留学,和在英国的汉服爱好者一起成立了“英伦汉风”汉服社,为海外汉服复兴助力。回国后,我组建了北京第一家汉服社团,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史,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历程专著《汉服归来》,开设了第一门中学汉服选修课,完成了第一篇以汉服复兴为主题的博士论文……

我终于明白了初识汉服时的困扰,正是因为汉服的实践活动与理论解释之间存在着悖论——汉服的制作和应用充满了建构主义色彩,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明相伴而生;但汉服的理论却几乎局限在“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桎梏里,甚至把“汉服研究”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画上等号,混淆了作为社会实体民族和作为政治实体国家之间的差别。这时我更加清楚了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就是完成理论的重构。历时4年,联合多位汉服复兴中的中流砥柱,我终于完成当代汉服的第一本理论著作《汉服通论》,这本书也即将于2020年年底前出版。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名字的开端,就是衣冠。十余年间,作为一个纯粹的民间“草根”活动,汉服爱好者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实现了汉服的“破圈梦”,也“穿”出了一条文化复兴之路。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于我而言,待到两鬓苍白、步履蹒跚时,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这一生为汉服复兴拼尽了全力”,这就足够了。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4日 10版)

#汉服#破圈#互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