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上个世纪50年代,专家考察十三陵,工地来了一位古怪的老人

2020-07-21新闻4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明朝的16个皇帝里面,有13位皇帝都埋在了十三陵,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埋葬皇帝最多的一个墓葬区,最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被保存得非常好,基本上没有受到外界的破坏。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国家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封建的思想存留,国家之所以鼓励考古就是为了纠正这些封建思想。除此之外外界有一股力量在推波助澜,毕竟那个时候中国的考古经验并不成熟,也没有那个技术。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有些专家就展开了对十三陵的挖掘工作,可是没有想到,这件工作在展开的时候迎来了一位陌生人,他是一位老人,对那些专家说十三陵千万不能动。当时挖掘十三陵的主张是郭沫若提出来的,他认为对十三陵的考古工作必须要进行,现在很多人都对他当初的动机存在质疑。郭沫若在提交了挖掘十三陵的报告以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后来这件事情还是顺利的开展了。

最开始这些人是奔着朱棣的陵墓去的,长陵建成花费了8年的时间,所以他们认为这里肯定不一般,可是他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找到长陵的入口,最后也只能放弃。紧接着他们开始选择其他的陵墓,接下来就是献陵,这是朱高炽的陵墓,相对其他的陵墓来说工作要简单一些,因为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很短,可这样一来又有人觉得,这座铃木根本没必要花费精力去挖掘,因为它的价值并不大。所以大家把目标锁定在了定陵,但是在挖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导致这件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

那段时间总是遇上瓢泼大雨,似乎是在提醒专家不应该挖掘这些陵墓,随着时间的推进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那段时间里周围的一些村子里面突然间疯了好几个村民,当时就有人质疑可能这是出于对黄陵的不敬。后来他们在挖掘定陵的时候,工地来了一位奇怪的老人,附近的村民们没有人认识他,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位老人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古书,自顾自的开始翻看起来,另一边开始又掐又算。

这位老人过了一会儿说道,定陵不能打开,因为这个陵墓的后面有一条生死河,只有命定之人才能够完好无损的过去,否则的话就会大祸临头,这一次所有的人都相信老人的说法,因为他们之前确实遇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可是这件事情传到了郭沫若他们的耳朵里,认为这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坚决要打开定陵,我觉得刚开始还算顺利,可是过了不久就挖出了一块砖,里面还冒黑烟,紧接着又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里面的奇珍异宝也被抢劫一空。这件事情被外界传开,很多专家感到异常的愤怒,从那之后中央也规定不能再挖掘陵墓,当年那些挖陵墓的人结局都不大好,所以说一定要存有敬畏之心。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