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和老子学艺的呢? 孔子一生向老子请教学习有记载的大约5次,从十几岁的少年到50多岁后成名学者,跨度较大。孔子谦虚谨慎勤学好问给老子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问礼。《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第二次问礼,《孔子世家》所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第三次孔子问道,《庄子·天地》:“夫子问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老聃曰:‘…丘,予告若,而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生,死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第四次孔子。
为什么佛教能流出四阿含经,道教却没有流出老子说法时的记录,而只有道德经摄总? 有的,庄子里面有记载老子对孔子说法。《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
孔子问礼老子,是杜撰还是史实? 孔子问礼之事,基本上被认为是杜撰。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什么信息都没有。《孔子世家》中给的信息就多了。《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这是《史记》中对孔子问礼之事的记载。而对这段记载,前人早有辩驳。《孔子世家》中这段孔子问礼之前有「孔子年十七」之文。有人就认为是孔子十七岁带着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但问题是孔子十七岁时,是昭公七年,而南宫敬叔生于昭公十一年。也就是说孔子十七岁时,南宫敬叔还没出生呢。那好,南宫敬叔不是在孔子十七岁时随孔子适周问礼,这也有可能是后来发生的事呀。《孔子世家》问礼这段的后面有「鲁昭公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然后开始叙及其他事情。那也就是说,孔子问礼这事,只能发生在孔子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孔子十七岁时已经不可能了。孔子十七岁时,距南宫敬叔出生还有四年,那么孔子三十岁时,南宫敬叔九岁,这不可能从孔子远游嘛。所以在孔子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南宫敬叔不可能从孔子适周问礼,《史记》问礼之记载遂不能成立。《史记》这段记载不能成立,基本上都算常识了。当年杨立华批评李零。
为什么佛教能流出四阿含经,道教却没有流出老子说法时的记录,而只有道德经摄总? 谢邀。有啊,《文子》里面记载了老子之言,虽有后人整理,未必皆是原文,但于《道德经》之意旨相合。《…
可以问一下,在庄子齐物论中,上面一个执,下面一个心的字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这句:“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慹 zhé 不动的意思 嗯~下回别买盗 版 书 了 那TM是个差别字!正版的多花不了您几个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名句有哪些? 论语·先进篇: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田子方的原文4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1),方将被发而干(2),然似非人(3)。孔子便而待之(4),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5),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6)。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7),尝为汝议乎其将(8)。至阴肃肃(9),至阳赫赫(10);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11);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12)。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13),死有所乎归(14),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15)。非是也,且孰为之宗!孔子曰:“请问游是(16)”。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17),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孔子曰:“愿闻其方”。曰:“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18),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19)。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20),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21),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22)!弃隶者若弃泥涂(23),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24),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
《田子方》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庄子及其弟子【题解】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