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2020-10-13新闻11

高调亮相6款新车后,恒大汽车再次没了下文。

前不久开幕的北京车展是今年首场国际A级车展,不过不少车企缺席了这次盛会,恒大汽车就位列其中。这并不符合这家车企一贯的高调作风,而从恒大汽车目前的造车状况来看,也似乎是意料之中。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缺钱困境下的无奈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烧钱如流水是出了名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没有200亿元人民币不要谈造车。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则认为,200亿元人民币远远不够。

与多数新势力车企不同,恒大汽车在入场之初,因有恒大集团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从未有过资金方面的焦虑,但今天的局面已然有所不同。

日前,恒大汽车发起了一项规模为40亿港元的新增融资,包括滴滴、腾讯、红杉资本、云锋基金等在内的多个知名机构参与其中。

这场融资后,恒大汽车又官宣在A股科创板上市。目前国内政策正向科创板倾斜,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市盈率,筹资相对容易不少。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看得出恒大汽车近期在融资方面动作频频,一改此前“买买买”的豪气,这家一向以不差钱著称的车企频繁对外融资,背后也有着些许无奈。有分析认为,恒大汽车的融资行为一定程度上暗示着恒大集团也遇到了困境。受房地产融资新规影响,尚在襁褓中的恒大汽车或许不得不自力更生。

前期恒大收购了国能汽车,但从恒大后期在研发领域投入的资源不难看出,国能汽车的整车技术有限,这条收购之路并没有给恒大带来捷径优势。恒大未来新车型上市所需的资金很难明显少于其他造车企业,这一点也让目前陷入资金困境的恒大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核心技术缺失是主要问题

恒大的造车之路虽说高调,行动方面却称不上顺风顺水。

自去年6月基于国能已有车型和平台打造首款车型国能93后,恒大汽车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公众面前消失了。至今年8月份,在经历外界不断质疑其是否在造车后,恒大汽车一口气亮相了其6款新车,不过新车只是公布了造型,并没有关于内饰、配置等方面的更多信息。而在此之后,恒大汽车的造车又陷入了停滞。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一款新车的产品周期需要经历前期的企划、调研、研发,以及后期的概念车、谍照、外观等的逐步亮相直至正式上市销售。蔚来、小鹏等第一批造车新势力无疑不是按部就班经历这些阶段。相比之下,恒大汽车有些跃进的意味。前期迟迟没有动静,引得外界猜测纷纷,而后集中亮相6款新车的大动作看似“一鸣惊人”,但从六款车的已知信息看,除了外观和定位外,并没有更多关于车辆动力、续航等核心部件的信息。6款车的出现更多的给人以仓促之感,这场声势浩大的亮相更像是回应舆论,以安抚市场,与国能93如出一辙。

对目前的恒大来说,尽管之前收购了瑞典国能和大批零部件及底盘、动力总成公司,这条拿来主义的道路不能说错,但将这些收购的公司与买来的技术进行整合,难度不亚于开发一款全新的车型。

核心技术的缺失仍旧是恒大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特斯拉、比亚迪、小鹏都在积极研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和固态电池、L4级无人驾驶技术、新一代整车架构等核心技术,这些恒大无法用资本换来,更无法在短时间内赶超。

造车要不得投机取巧

当前局势来看,第二批造车新势力已经下场,诸车企量产车型逐渐亮相上市。如果将恒大汽车算作造车新势力,那它已经错过了第二次浪潮。

背靠恒大集团的恒大汽车在初期入场时并没有蔚来们如此严峻的资金压力,但恒大显然没有抓住这一先天优势。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从许家印那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好好好、大大大”15字箴言就能看出,恒大汽车一开始就在走资本造车的道路,希望整合已有的技术和资源来实现快速成功。如此想法难免有“走捷径”之嫌,事物从来都是有两面性的,捷径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意味着积淀不足。而目前已经站稳脚的几家新势力的历程中,都是以多轮融资逐步推进新车量产下线的各环节。寄希望于“买买买”的恒大汽车明显浮躁了许多。

除此之外,恒大汽车还一直背负着“圈地”的质疑。恒大汽车业务板块自开展以来,拿下了不少土地,其中近半数是住宅和商业用地,同步投资新能源产业让恒大的拿地之路顺畅不少。有房地产和汽车业均有工作经历的高管分析,恒大的这种模式,可以称为华夏幸福模式的2.0版本,重点在土地。

恒大造车再次搁浅 剖析背后的几种原因

恒大汽车前期造车进程缓慢,与“圈地”质疑是否有关,不免让人猜测。

总而言之,市场面前,谁也没有投机取巧的路可走,造车行动扑朔迷离的恒大也不能免俗,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产品才能不被市场抛弃。而恒大距一款成功的新车还有多远,真的难说。

#70万以上#中大型SUV#蔚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