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5G助力城管执法,实现数据联通,让违法行为无处可逃

2020-10-13新闻10

本期《直播松江》是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与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推出的专栏节目“宜居茸城,有温度的城管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而又普通,他们不分白天和黑夜,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城市需要,他们都会满怀一腔热忱,走街串巷,总是竭尽全力,维护着城市的美丽整洁,他们就是最可爱的城管人。本期话题,带您一起去了解城管人的非现场执法,特别邀请上海市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科长陈洁、上海市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发区中队副队长陈琦做客直播间。

5G助力城管执法,实现数据联通,让违法行为无处可逃

什么是非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是指城管执法部门通过技术监控设备、视音频记录设备等收集、固定违法事实,依法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执法方式。

非现场执法共有三个特点:一是当事人排他;二是违法行为易于判断;三是证据完整。

非现场执法主要适用于街面跨门经营、占道堆物、占道设摊、违规设置户外设施、“五乱”等违法行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超限、未采取密闭或者覆盖措施、运输产生泄漏、散落或者飞扬等违法行为;工地违规夜间施工、扬尘污染等违反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行为;其他多发易发、直观可见、易于判断的违法行为。

陈洁表示,松江区城管基层全员配置了5G移动执法终端,移动执法终端整合了勤务、执法办案、人员定位等功能,发挥了现场取证、案件登记、简易案件蓝牙连接便携式打印机,当场实施行政处罚的作用。

5G助力城管执法,实现数据联通,让违法行为无处可逃

陈琦在节目中,也介绍了非现场执法整的流程:发现环节、通知环节、处理环节、执行环节。

面对非现场执法,如果当事人确实对执法部门掌握的违法事实有异议的,需要陈述申辩的,那么当事人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书面或者到指定地点提出,那么按照前面提到的非现场执法工作规定,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在五日内予以审查,违法事实不成立的,不予处罚;违法事实成立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G助力城管执法,实现数据联通,让违法行为无处可逃

通过节目中陈洁的介绍,非现场执法也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比如,随着一网统管建设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库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这给城管执法向智能化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城管执法再也不是过去需要人海战术来解决问题的执法方式了。比如最简单的占道设摊,原来占道设摊都是靠人在街面上不断巡逻去发现违法行为,执法中需要暂扣物品,又需要是防止人逃跑,还要担心会不会引发冲突。那现在完全可以靠几个监控探头就可以替代,探头里拍到的人,通过公安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身份之后,告知城管,城管再去通知违法行为人,去现场处理即可。人力成本减轻了,冲突爆发的概率也降低了。

节目的最后,陈琦特别列举了松江地区的案例,小昆山镇鹤溪街沿街的餐饮小馆,经常有个别商户将污水直接倒入道路两边的草丛和雨水管内,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到了夏季更是污染空气、影响环境。但由于乱倒污水现象常出现在深夜甚至凌晨,加大了城管部门的取证和执法难度。小昆山城管中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相关视频证据,确定了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以此进行后续的调查和处罚。

石湖荡镇中队通过一张有车辆号牌的照片,顺藤摸瓜成功查处一起偷乱倒建筑垃圾案。期间,执法队员通过向交警部门调阅车辆登记信息、车辆的途径轨迹,向属地派出所查阅人员信息等手段取证固证。证据锁定后,执法人员通过电话告知违法当事人,到案后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接受了行政处罚。

总之,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新模式,是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提质增效,对推进执法模式创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城管执法#违法违规行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