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该如何去理解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 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即逍遥游篇的主旨、中心和结论,也是庄子的中心旨趣。由此可以了解所谓的逍遥游,应该是承于天地之正而欲六气之辩,而游于无穷。真正的逍遥必然是无所凭借依附的,是悠游于自然之中的。像「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乃是有待于外;宋荣子的「定乎内外之境,辨乎荣辱之境」是有待于内;而列子的「欲风而行」则是有待于方术。而成天地之正,欲六气之辩完全是顺乎自然,而得自由之乐。而如何能做到「无己、吴功、无名」,进而求得逍遥?我们所追求的「无」,应该是从「有」的境地升华而出的,也就是说「无」的境界仍要从「有」中获得。无己之道,从不曾知道自己,进而充实自己、完成自己以达「有己」,最后升华到不知有己、放弃自己偏见私执的「无己」境地。无功,从不曾有过功劳,进而有功于社会、造福人群,最后到达不知有功、生而不有为而恃的「无功」。无名之道,从不曾有过名声,到有名于世、为人楷模,最后不知有名、舍弃虚名、不以名累实,达到无名的境地。这种历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净化、。
历史上有谁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没人能达到,即使有人可以做到,也没人知道,所以无名
历史上有谁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何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无己:就像一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是完全投入到剧中角色中,而隐藏了本来的自我。或者说像一个翻译,在翻译别人的作品时,完全投入到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之中,而消弭了。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怎样理解? 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神人没有有意的作为,无意求功于世间;圣人无心汲汲于声名。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理想中的。